高岭乡:立法俯下身 民心亮起来
宿松融媒讯 “法律要改,先得让咱老百姓看得懂、说得上话。”7月17日,高岭乡汪冲村一张长条桌围成了一个临时的“立法小课堂”。乡人大主席今天带来的不是别的,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的条文,掰开揉碎讲给村民听。
把条文翻译成家常话
“大家最怕啥?添加剂?黑作坊?最怕娃吃到啥?”乡人大主席开场就提了一个问题,连打了四个大问号。
“怕娃吃到假奶粉!”村民唐大姐脱口而出。
“草案这次专门新增‘婴幼儿配方液态乳’专章,液态乳的新需求也纳入监管,空白堵上了。”乡司法所所长唐向阳说道。
一句话,唐大姐眉头舒展。
把问题摆到桌面
“去年媒体曝光,平日里,我们餐桌上的金黄透亮的食用油,竟然有可能与那些冷冰冰、带着刺鼻气味的化工液体共享过同一个‘家’,想象一下,那些本该纯净的食用油,在不经意间,就被前一趟旅程中残留的化工液体悄悄污染,请问这样的油,谁敢吃?”乡人大主席将问题摆在桌面上。
村民老沈直摇头:“不敢!”,他补了一句,“去年有人将过期的罐头喂猪,猪当场发病,人要是沾了化工的油更遭殃。”
“草案这次给散装食用油运输加了一道‘锁’,——实行许可制,全程监管。”大家听完长舒一口气。
把唯一一条意见向上报
讨论到最后,做干货生意的沈老板举手:“货值小、危害大,特别是涉及到牵涉的人比较多,影响大的案子,不能轻饶,建议在第一百二十条要加一款‘对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但是涉及人较多,情节严重的,要从重处罚’。”
该乡人大主席表示:“我们将把意见整理,通过宿松县人大常委会逐级上报,让基层实践经验成为国家立法的‘砖瓦’。”
昨天,同样的场景在青云村上演;今天,汪冲村的掌声再次响起。法律条文离田间地头越近,群众的心头就越亮堂。(通讯员 胡大潮)
责任编辑:朱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