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 > 高岭 > 基层动态 >正文

高岭乡:人大代表在行动 让“民法典”润泽童心

【 字体:    稿件来源: 高岭乡  作者: 胡大潮 潘玉荣   时间:2025-05-21 14:29:58   

  宿松融媒讯 “同学们,你们知道‘民法典’是什么吗?它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在宿松县高岭乡中心小学的401班教室里,石红霞老师正微笑着向孩子们抛出问题。今天,她不仅是孩子们的老师,更是一位特殊的人大代表,带着“民法典”的知识走进课堂,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别样的主题班会。

  人大代表走进课堂,撒播法治的种子

  石红霞老师是高岭乡中心小学政教处副主任,是一名语文教师,同时还肩负着县人大代表的职责。她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在认真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积极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为乡村教育和法治宣传贡献力量。此次,她将“民法典”这一主题带进课堂,希望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法治的种子,让他们从小树立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班会课伊始,石老师用亲切的话语拉开了帷幕:“同学们,今天我不仅是一名老师,还是一名县人大代表。我想和大家一起聊聊‘民法典’,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孩子们立刻被她的开场白吸引,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生动讲解,让“民法典”走进童心

  “民法典”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石老师深知这一点,因此她采用了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讲解。她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向孩子们介绍了民法典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比如,你们在学校里玩耍,不小心受伤了,或者和同学发生了矛盾,民法典就会告诉我们该怎么办。”石老师通过一个个贴近生活的故事,让孩子们明白民法典并不是高不可攀的法律条文,而是实实在在保护我们权益的“护身符”。

  她还特别提到,民法典中有很多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内容,比如规定父母有义务抚养和教育子女,学校有责任保障学生的安全等。这些内容让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点头表示理解。

  互动问答,激发孩子们的思考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民法典,石老师设计了互动问答环节。她提出了一些与孩子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比如:“如果有人欺负你,你可以怎么做?”“在高铁上如果遇到有人霸座,态度还很嚣张,该怎么办?”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我知道!如果有人欺负我,我可以告诉老师或者家长,让他们来帮助我。”一个孩子兴奋地回答道。

  “对,你做得很好!”石老师赞许地点头,“民法典也规定了,我们有权要求对方停止侵害,赔偿损失。”通过这样的互动,孩子们不仅加深了对民法典的理解,还学会了在面对问题时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法治的力量,种在孩子们心中

  班会课接近尾声时,石老师总结道:“同学们,民法典就像一把大伞,为我们遮风挡雨,守护着我们的生活。希望你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记住民法典的重要性,并且在今后的生活中,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做一个守法、懂法的好公民。”

  孩子们认真地听着,眼中充满了对法律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待。石老师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让他们在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法治的种子。

  这堂别样的班会课,是石红霞老师作为人大代表的一次积极行动,也是高岭乡中心小学法治教育的一次生动实践。通过这次班会,孩子们对“民法典”有了初步的认识,也感受到了法律的温暖和力量。相信在这样的教育引导下,孩子们一定会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成为新时代的法治小公民而像石红霞老师这样的人大代表,也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推动法治教育普及、助力乡村教育发展贡献更多力量,让法治的阳光照亮每一个孩子的心田。(通讯员 胡大潮 潘玉荣)

责任编辑:朱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