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 > 孚玉 > 基层动态 >正文

刘立红:二十六载守初心 中医药里写担当

【 字体:    稿件来源: 孚玉镇  作者: 吴春文   时间:2025-05-23 09:30:47   

  宿松融媒讯 在孚玉镇,有一位备受群众信赖的乡村医生——刘立红。从医26年来,他扎根基层,凭借精湛医术与贴心服务,为当地村民的健康保驾护航,成为乡村健康的坚实“守门人”,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四代人”的家庭医生。

刘立红获奖照片2.jpg

儿时记忆,埋下从医初心。20世纪70年代,刘立红的父亲作为生产队会计,在缺医少药的年代为村民免费抓药、煎药,助力患者康复。这份对医学的热忱,如种子般在刘立红心中悄然种下。高中毕业后,他不顾家人反对,毅然踏上医学之路。1998年,医学院校毕业,在中医院进修一年后,刘立红踏入乡村卫生室,自此与乡村医疗结下不解之缘。

基层坚守,实现专业蜕变。尽管基层工作条件艰苦,但他坚信一根银针、一把草药,能护佑乡亲安康”。多年来,刘立红考取执业医师、全科医师、中医师、执业中药师等资质,从乡村医生成长为全科医生,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形成中西医结合,凸显中医特色”的诊疗风格。

刘立红获奖证书照片3.jpg

精研医术,守护百姓安康。针对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多的情况,刘立红研中药茶饮 + 穴位按摩”综合干预方案,帮助患者稳定血压、血糖。曾有位顽固性失眠老人,遍寻西药无果,经他中药调理三个月终获安眠。26年从医生涯,他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脾胃病、风湿病、男科和妇科疑难杂症及儿童体质调理等,疗效显著,凭借精湛医术,成功救治众多急重症患者。一次,54岁女性村民陈某在卫生室和别的村民说起身体不适,刘立红敏锐察觉问题,经仔细问诊后建议其住院手术治疗。考虑患者是贫困户,他主动联系县农合局负责人,让患者在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得到妥善治疗,挽回生命并节省大笔费用,赢得百姓信赖与赞誉。

刘立红获奖证书照片.jpg

  传承中医,弘扬岐黄文化。中医药源远流长,刘立红在临床中坚持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简、便、验、廉”优势,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医疗服务。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期间,退烧药短缺,他积极探索中医药治疗方案,采用纯中药治疗患者,取得良好效果,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其纯中药治疗在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独特价值被央视频道“新闻 1+1”栏目采访报道。新冠疫情后出现大量后遗症患者,如长期咳嗽、失眠等症状,不少患者辗转合肥、南京等医院,最后还是来到刘立红这里用中药治愈。九江市书法家张女士顽固性疾病在刘立红这里治愈后,送来一“厚德载福”的牌匾;池州史女士多年数次胎停,在刘立红这里中药治疗后,顺利圆了二胎梦,送来“医术高超 喜得千金”的锦旗;南京某公司石总反复发作顽固性口腔溃疡,多家大医院治疗无果,经人推荐找到刘立红,几个疗程中药下来,石总的顽固性口腔溃疡被治愈,免疫力也提高了。石总欣然送来“妙手扶桑梓 高医攀新峰”的锦旗。近年来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越来越多,在西医没有好的治疗药物下,刘立红采用纯中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每年接诊数十名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均取得明显效果……

  此外,他坚持笔耕不辍,已在国家级报刊媒体发表专业学术文章和评论文章300篇,向大众传播中医药知识。在宿松县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过程中,他积极宣传报道当地中医药工作成绩撰写科普文章,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载誉前行,担当医者使命。多年来,从大河村卫生室到骊山茗居卫生室,刘立红在乡村卫生工作中表现突出,获社会各界广泛认可与高度赞誉。他先后荣获宿松好人”“安庆好人”“全国百姓满意的乡村医生”“中国家庭健康守门人”“宿松县第一届基层名中医”等诸多荣誉称号,担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全科医学发展促进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编委,《中国中医药报》优秀通讯员等职务,并连续六年获评《中国中医药报》优秀通讯员。他的事迹还入选《小故事,大事业—— 中国基层卫生发展回眸》一书。

  如今,身为骊山茗居卫生室负责人,刘立红依旧忙碌在医疗一线。每日早早来到卫生室,迎接前来就诊的患者,倾听诉求、认真诊治。他深知基层医生肩负守护百姓健康的重任,容不得半点马虎懈怠。

  二十六年岐黄之路,刘立红用青春和汗水诠释医者的初心使命。他以精湛医术、高尚医德为当地百姓撑起健康蓝天。未来,他将继续在中医药领域深耕细作,用中医药智慧与力量,守护更多人的健康。(通讯员 吴春文)

责任编辑:朱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