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镇:以“枫桥经验”为钥 打开邻里和谐之门
宿松融媒讯“我同意调解,一定按约定办,不再争执……”近日,在二郎镇人民调解室内,界岭村村民詹某与王某就屋前土地权属纠纷签订和解协议书,一场僵持近半年的邻里矛盾纠纷至此圆满化解。
两户人家因门前花坛的权属起了嫌隙。虽经村委会调解达成初步协议,矛盾暂歇,但后续王某在花坛栽花时,双方再次爆发冲突,甚至动了手。为彻底化解症结,镇村干部实地核查后,启动镇村联动调解机制。调解中,镇综治中心分管负责人、派出所民警与村干部多次上门调解,既讲法理、明权责,又情理交融、疏解积怨,还借“六尺巷”典故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最终,两家人冰释前嫌,握手言和。
近年来,二郎镇持续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紧聚焦邻里纠纷等基层矛盾问题,始终以“抓早抓小、就地化解”为核心工作理念,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多方举措,全力筑牢基层和谐稳定的坚固防线:
织密“多网合一”排查网,让隐患无所遁形
二郎镇依托现有的网格体系,精心设置矛盾信息员岗位。这些信息员如同分布在各个角落的“触角”,时刻关注着基层的动态,能够敏锐地察觉到潜在的矛盾隐患,真正做到让矛盾隐患“早发现、早介入”。与此同时,积极联动司法所、派出所、综治办等多部门力量,组建起一支专业多元的调解队伍。这支队伍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专业优势,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致力于将各类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做深“调防结合”化解工作,以情理消融矛盾
为了更好地化解矛盾,二郎镇组织包片干部深入群众家中,开展送法上门活动,耐心细致地为群众讲解相关政策法规。在调解过程中,干部们注重运用情理交融的方式,以温暖的话语和真诚的态度,化解当事人心中的怨怼。此外,大力推行“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句家常”的工作方法,主动转变工作作风,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干部们主动深入群众中间,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困难,提前发现并主动化解矛盾纠纷,让矛盾在温暖的氛围中悄然化解。
压实“跟踪回访”长效责任,确保问题彻底解决
为了确保矛盾纠纷得到彻底解决,二郎镇专门成立矛盾纠纷工作专班,对每一起纠纷都明确限时办结的要求。同时,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所有已调解的纠纷进行全程跟踪回访。通过定期回访,及时了解当事人对调解结果的执行情况和满意度,确保问题不会反复,真正做到让群众满意,让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下一步,二郎镇将继续坚持创新治理机制,坚定不移地走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之路。持续优化工作流程,强化责任落实,确保矛盾纠纷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为打造“平安二郎”的美好愿景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通讯员 朱林燕)
责任编辑:李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