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 > 陈汉 >正文

陈汉乡:“悦”读人生 书香飘溢

【 字体:    稿件来源: 陈汉乡  作者: 司舜 朱艳芳   时间:2023-04-13 11:13:52   

  宿松融媒讯 “您好,我想找一本书,在书架上怎么也找不到。”

  “稍等,您说下书籍名字,我帮您查询。”

  上午10点,陈汉乡广福村文化协管员朱艳芳已经开始穿梭在农家书屋的各排书架中,她此时的工作内容是解答读者咨询,帮助读者检索查询相关图书信息,同时做好图书推荐工作。

  作为一名村里的图书管理员,朱艳芳已经与书籍结下深厚的缘分。“我从小就喜欢读书。上中学的时候,父亲带着我去省城玩,当时仰头看着还正在建设中的安徽省图书馆,心里就想什么时候可以天天待在这座‘文化殿堂’里。”

  梦想成真的那一天,朱艳芳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为人找书,为书找人’一直是我服务读者的标准,所以从事这份工作以来,我也以书为媒介,交到了很多读者朋友。”

  说起与读者间的故事,朱艳芳更是难掩激动之情。有的读者将书归还时还带着自己精心包的书皮,里面的每一页都爱护得干干净净;有的读者咨询起来发现其对书颇有研究,会一起讨论相关内容;有的读者求书之心迫切,还会询问可不可以把书出售……

  “最难忘的是一位大爷,已经70多岁了,经常来借阅图书。老人家平时安安静静地看书,很少说话,但是每逢节假日,都会默默地给我们值班人员送上一包糖,让我们心里暖暖的。”朱艳芳说,这是图书管理员和读者之间的一种默契。

  除了帮助读者借阅图书,修复图书也是一项“大工程”。朱艳芳介绍说,对于破损图书,图书管理员要进行鉴别,破损轻的图书简单修复后及时上架不影响读者借阅,破损严重的图书要下架登记造册、分类打捆,定期送采编部和装订厂进行加工修复。

  据了解,广福村农家书屋2023年一季度共接待读者107人次,外借图书94册次,修复图书5册。

  “希望全社会都可以关心和支持与阅读有关的事业,我们会努力成为阅读推广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书屋。”说完,朱艳芳扬起笑容,迎接每一位读者的到来。此时,窗外绿树成荫,阳光明媚。

  爱读书的人,一年能读多少本书?在陈汉中心小学,有一位小读者朱奕晨,一年借阅图书280次,平均1.3天读完一本书,位列全校师生借阅榜前三甲。

  借这么多书看得完吗?朱奕晨的回答有些出乎意料:“这还远远不够呢。”朱奕晨今年10岁,从3岁开始,每天晚上睡前都要让父母给他讲一本书,有时候故事内容太有趣了,可拦不住他的好奇心,所以每天最少讲一本书。”

  从他借阅的书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是儿童读物。这些读物他会分享给其他小朋友,成为一种知识共享。

  “不仅仅是读书讲故事,每天我们讲完一个故事,我都会和孩子一起复盘书中的内容。通过交流加深他的印象,同时也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让他多发表自己的见解。”朱奕晨的班主任曾柔说。

  现在,曾柔老师已经开始在社交软件上进行读书分享,留下读书的痕迹,方便学生以后回忆这段美妙的时光。

  “现在国家引导政策好,倡导全面阅读,有许多便利条件。学校借书方便,阅读环境也很好,和孩子一起成长,很幸福。”曾柔说。

  在陈汉乡,大大小小的山村,还有很多挑灯夜读的身影。22点30分,退休教师陈晓钟坐在藤椅上,一手拿着笔,一手将书摊开,不时在书上勾勾画画,这是他第六遍阅读乡土杂志《陈汉沟》,入睡前的这段读书时光被他称为“独属于自己的充电时间”。

  陈晓钟从小生长在陈汉沟,对乡村生活和人物有着真切的记忆和深厚的情感。提到已经消失的故土,陈晓钟脸上洋溢着自豪之情,“我的家乡被誉为‘深山明珠’,美丽的钓鱼台,青翠的乌珠尖,大自然的美丽在这里充分彰显。”

  据陈晓钟介绍,他对于书籍的兴趣就源于对美景的向往。“小时候喜欢读书,尤其是对书中景色的描写十分好奇,那时候就觉得文字的魅力太震撼了,五官和大脑都进入了书里。”

  后来,读书慢慢成为了康志刚“痴迷”的事。有一次陈晓钟偶然看到一本心仪很久的读物,想借来阅读,但是第二天就要归还,于是他一晚没睡,连夜将20多万字的著作快速阅读完,读完时竟丝毫不觉得累,只觉得享受了一场“文化盛宴”。

  大量的阅读和知识积累,使得陈晓钟“下笔如有神”,创作了很多与陈汉沟有关的作品。

  “写作和阅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陈晓钟表示,没有经历过的生活、陌生族众的厚重智慧都可以在书中找到,这极大地激发了作者的想象力,不断提升作者对于现实的认知和审美能力,起到益智作用。

  在陈晓钟看来,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就要从生活中的细节下功夫,设立文化角、升级报刊亭、开设公益性图书馆、设立带有本地特色的“读书日”等等,在文化建设上发力,能更好地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让我们的民族变得更伟大。(融媒体记者 司舜 通讯员 朱艳芳)

责任编辑:朱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