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 > 陈汉 >正文

陈汉乡:一片茶叶 富甲一方

【 字体:    稿件来源: 陈汉乡  作者: 何成功 司舜   时间:2023-03-06 17:20:02   

  宿松融媒讯 时下,正是春茶管护的好时节,陈汉乡大明村的三面尖茶叶基地里,三五成群的茶农正在丛中锄草、施肥,希望能再次增加收入。

  “去年茶叶卖得很好,我村采了万斤鲜叶,干茶1200多斤,总收入有50多万元。”正在忙碌的大明村宿松县三面尖茶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志佳说起春茶的采收售卖,满脸的喜悦。

  茶产业是陈汉乡的绿色富民产业。陈汉乡位于宿松县北部山区,南面的半山腰海拔达600米以上,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尤其适合发展茶叶种植产业。2014年,乡党委政府就把大明村列入重点茶产业发展区域之一,大明村村支两委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开始全力发展和推广。

  大明村抓住机遇,踏上了种茶致富的道路。从2015年开始发展茶产业,2018年,第一批茶叶获得了丰收,每斤茶青售价高达400余元。从那时起,村民陆续把自家土地种上了三面尖,村民朱玉兰就是其中之一。

  从2019年开始,朱玉兰把自家的6亩土地都种上了三面尖,从此一门心思扑在茶叶管护、市场销路上,由于茶叶市场行情好,收益也逐年增加。

  尝到丰收甜头后,陈志佳陆续从别人手里租过茶叶基地400多亩精心管理,成立宿松县三面尖茶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大力发展。“国家政策好,这几年我们村的茶叶收益都很好,日子也好起来了。”说起这几年的发展,陈志佳由衷感慨,特别是种植三面尖茶叶后,村里再没有荒废的土地,村民们发家致富的积极性也很高。

  欣欣向荣的茶产业为周边群众带来了就业增收。

  “我们村户户都有茶,在本村请不到工人,忙时,茶山上每天有几百个工人,全是从外村外乡外县来的。”陈志佳说。

  如今的大明村满山满绿都是茶叶,已经成为茶产业的示范村,有白茶50余亩,绿茶400余亩,茶叶专业合作社2家,90%以上农户都种上了茶叶,202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实现9000余元,茶产业成了村里的富民产业。

  依托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资源,陈汉乡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品牌效应逐渐提升,以大明村三面尖茶园为核心,辐射带动该乡其他村共同发展茶叶种植。

  大明村的发展蜕变只是陈汉乡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陈汉乡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做好生态茶产业的大文章,实现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开新局,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生态茶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动茶产业发展,有机连接和融合一、二、三产业,拓展文化旅游等功能,促进产业要素互动、集聚发展,以完善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和农民增收机制为核心,聚焦三产融合发展,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生态优美。”陈汉乡党委书记贺潮水表示。(通讯员 何成功 融媒体记者 司舜)

责任编辑:朱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