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汉乡:“夕阳工程”做成“朝阳事业”
宿松融媒讯 老年人的教育,既是夕阳工程,又是朝阳事业。陈汉乡是该县北部山区乡镇,青壮年常年外出务工,怎样丰富留守老年人的晚年精神生活和学习需求,成了该乡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
近年来,为满足老年人不断精进的学习需求,陈汉乡老年大学建设不断向基层延伸,有的就建在百姓家门口,全乡13个村均设立了老年大学分校或教学点。今年秋季学期,陈汉乡老年大学开设23个班级56门课程,共计招收1056名学员。不仅新增了“茶叶种植管理”“健康养生”等实用型的课程,也增加了“智能家居操作使用”“短视频拍摄”等具有时代特征的课程。各分校因村制宜开设特色课程,以“课程特色”’带动“学校特色”,形成秉承文化传统和展示独特风格的办学特色。
别河村是该乡茶叶种植大村,“茶叶种植管理”课程深受当地茶农欢迎。“我们都是种茶多年的‘老茶虫’了,空有经验没有技术,通过在老年大学学习,我们的茶叶种植更加科学更加有方向了,按照老师教的方法,我的茶园明年少说也要多摘50公斤干茶哩。”茶农梅双喜向记者说道。开设特色实用课程,在向茶农传授茶叶种植新理念与观点的同时,也为茶农带来了新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促进茶叶生产提质增效。夯实了该村产业基础,带动了农户增收致富。
在广福村老年大学教室内,54岁的贺杏梅老人正在练习舞蹈,她所在的老年舞蹈队多次受邀参加县、乡文艺汇演并取得不错的成绩。“我现在空闲时间全泡在这里了,虽然有点累,可是想到能和姐妹们一起参赛拿奖,心里就高兴。”贺杏梅偷偷告诉记者,自从上了老年大学以后,自己就摒弃了搓麻将的习惯,精神头也更足了。
玉屏村为满足学员多元化、多层次学习需求,通过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手段,联合安庆电视广播大学,依托远程教学网、“空中课堂”,采取“互联网+农村老年教育”模式,优选好用、实用、有用的学习素材,真正让农村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蒋金得老人告诉记者,之所以来报班,主要是为了弥补自己的遗憾,“初中毕业后就再没上学了,没想到这把年纪还有老年大学,我要把错过的都补回来。”
“陈汉乡老年大学的建立,满足了老年人学习、交友、娱乐等多种需求,不仅可以学习知识技能,还是老年人社交的重要场所。也是该乡落实‘十大暖民心工程’的重要举措”,陈汉乡老年大学校长刘再兵向记者介绍道,“我们坚持以人为本,遵循老年教育规律,体现老年特色的路子,从这种理念出发,在新的学年,必须坚持这条路子走下去。具体来说,就是教学中坚持‘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健康长寿,余热生辉’的办学宗旨;‘颐养康乐与进取有为’相结合的教学目的;‘因需施教,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实施校外办班,远程教育的新型模式,产生造福老年,有益社会的深远影响。一年一个新台阶,不断提高老年教育的覆盖面,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以老年教学特色和成果吸引更多的老年人走进课堂,常学常新,久学不厌。”
刘再兵表示,“接下来陈汉乡将努力把老年人大学办成老年人‘终身学习的校园’,晚年生活的乐园,温馨和谐的家园,老有所为的田园”,为建设和谐美丽陈汉作出贡献。”(融媒体记者 杨润雨 通讯员 王冠)
责任编辑:朱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