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浴乡:“红”“绿”相映助振兴
宿松融媒讯 巍巍大别山,郁郁罗汉尖。罗汉山村位于宿松县北浴乡境内,是当地一张闪亮的红色名片,是一方英雄的红色土地。这里有革命旧居旧址20多处,罗汉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列为安庆市党员干部党史学习教育基地。这些独特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是北浴乡开展红色基因传承的“无价之宝”。
“罗汉尖革命根据地创立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地域范围包括皖鄂两省四县,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是红二十八军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在这片红色革命热土上,曾经涌现出许多救护伤员、筹备军需、侦探敌情、送子参军、送郎上战场的英雄人物和壮烈感人场面……从这一个个红色故事中我们领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2022年9月15日,群山环抱的罗汉山红色旅游景区迎来一拨又一拨游客,罗汉山村村干部,罗汉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义务讲解员、罗汉尖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朱留安正在给来往的游客讲述当地的红色故事,宣讲红色精神。
寻当年红色记忆,看当代蓬勃新貌。近年来,依山傍水的北浴乡罗汉山村坚持党建引领,深入推进中央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工作,将红色基因、绿色底蕴转化为发展动力,走出了一条“以红为基、以绿为底、产业带动”的特色振兴之路。
红色是罗汉山村最亮眼的底色。地下交通联络站遗址、烈士墓地、山林医院遗址、兵工厂遗址、思恩洞、卡子门、红军步道……慕名来罗汉山村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一踏上这片土地,厚重的红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绿色是罗汉山村最亮丽的特色。近年来,罗汉山村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围绕北浴乡“生态立乡”发展思路,积极盘活山场资源,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引进企业集中流转山场发展茶叶、油茶、毛竹等特色产业9800余亩。此外,罗汉山村党总支以主题党日活动为抓手,大力开展“我是党员我带头,环境整治争先锋”等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定期对村内主要道路、房前屋后等重点区域进行清扫,并把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升成为党员积分和民主评议的重要内容,激发出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
红绿融合发展,让罗汉山村产业发展别样红。据统计,2019年以来,到罗汉山村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和普通游客累计超过5.6万余人次。通过兴办民宿、农家游,售卖茶叶、蜂蜜、笋干、葛根粉等农产品,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实现了家门口销售、家门口就业。
在罗汉尖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旁,脱贫户吴泽九和妻子张爱芳开办的农家乐,室内干净整洁,农家特色的菜单引人注目,自2021年1月开业至今,每逢节假日和星期天,游客就挤满了庭院。“我们这里现在路通了,夜里有路灯,出门有车、有桥,真没想到俺这儿有这么大的变化,红色旅游使俺们每年的收入都在增加!” 吴泽九乐得合不拢嘴。
办乡村民宿,兴红色旅游。在罗汉山村,这样的家庭已有10余户。北浴乡罗汉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吴梦华指着安装空调的房子告诉笔者,只要挂空调的都是村民开的民宿,目前罗汉山村的民宿已经达到20间。仅靠民宿项目,罗汉山村就实现了户均年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有的村民一个月收入就超过2500元。
“路通了、路灯亮了,红色旅游资源又纯化了村风民风,现在我们村户户讲文明、家家干净整洁、文明意识提高了,红色旅游带动了乡村游、促进了全域旅游!”徽商职业学院派驻北浴乡罗汉山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陈东旵地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依托罗汉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出了一条红色+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增收通道,持续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效益和挖掘红色资源,今年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将突破40万元,乡村振兴呈现新气象!”(通讯员 苏泉)
责任编辑:朱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