隘口乡:巧用六尺巷调解法 绘就乡村善治“新图景”
宿松融媒讯 近年来,隘口乡以构建“邻里和睦、乡村善治”新格局为目标,创新提炼并推广运用“听、辨、劝、借、让、和”矛盾纠纷化解六字诀,通过分级分类精准调处,切实将矛盾纠纷吸附在基层,化解在萌芽阶段,有力践行着“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的治理承诺。
为保障“六字诀”高效运转,隘口乡着力构建完善协同联动调处体系,确保“一站式”服务提质增效。该乡以综治办为枢纽,整合司法所、信访办、派出所等力量,对群众诉求实行“一站式”受理、对接与反馈。严格落实初信初访首接首办责任制,建立清晰的分级调解机制。村级化解常见纠纷;一般矛盾由乡级部门协同处置;对跨领域“疑难杂症”,则启动班子成员挂牌督办、多部门横向联动、联村科干下沉协助的调处模式,确保矛盾不上行。2025年以来,累计排查矛盾纠纷144起,成功化解141起,调处率达到97.92%,其中化解积案2起。
面对形态各异的基层矛盾,隘口乡以“六字诀”为行动指南,探索出多元化解路径:“听”“辨”溯源、善“劝”巧“借”、促成“让”与“和”。针对历史积怨,深入走访村中老者,厘清脉络,找出症结;面对尖锐对峙,善用“调解能人”智慧,打破矛盾僵局。在法律没有明确约束的地带,充分借助村规民约的约束力与“乡贤五老”的威信力,劝解引导,弥合分歧。凝聚网格员、志愿者等一线力量弘扬“六尺巷”传统美德,春风化雨,倡导互谅互让,最终实现握手言和、邻里和睦。
六尺巷调解法与联动调处机制深度耦合,使隘口乡在基层矛盾化解工作中成效显著,许多邻里摩擦、土地权属、家庭纠纷在村居乡内得到高效、柔性化解,避免矛盾升级。和谐友爱、互帮互助、礼让包容的文明乡风日益浓厚,为乡村善治奠定了坚实基础。
隘口乡以六尺巷调解法为笔,以机制创新为墨,在基层治理的画卷上奋力书写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篇章,让“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和谐之音,在乡村沃土上久久回荡。(通讯员 郭伟)
责任编辑:李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