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 > 隘口 >正文

隘口乡:打通“牛产业” 增收致富路

【 字体:    稿件来源: 隘口乡  作者: 司舜 尹小平   时间:2022-10-25 15:43:29   

  宿松融媒讯 整洁标准的牛棚里,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肉牛正津津有味吃着加工好的草料。养殖户陈结松正忙着翻搅草料、打扫卫生,脸庞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种植农作物周期长、效益低、成本高、风险大,我们今年开始养牛,牛犊长得快,半年就可以出栏。”日前,隘口乡西源村肉牛养殖户陈结松出栏销售养了两头牛,获利近三万元。

  这标志着村里“改变机构、农户嵌入、链条发展”的肉牛发展新路子转化成了发展成果。

  西源村肉牛养殖是农户与村里共同经营,仅这一项可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

  “政策是真好,我就养了19头牛,牛很乖,很好养。”陈结松说。

  陈结松养的牛有三个品种,本地黄牛为主,还有西门塔尔牛和夏洛莱牛,从牛棚到优质肉牛,从草料贮备到销售渠道,从资金帮助到技术扶持,隘口乡在乡村两级都是积极支持并优化服务,推动政策、资金和力量向肉牛产业倾斜,为养牛户破解肉牛“买进难、卖出难”的问题,为肉牛产业发展构建良好环境。

  “现在我们养牛买保险、种饲草、下小牛、配种、盖牛圈这些都有补助,而且销售畅通,所以我养牛的信心更足了。”陈结松高兴地说。

  “山区还是种养结合好。以前种玉米,都是山地梯田,靠天吃饭,效益不好。现在国家有粮改饲政策,种青贮玉米喂牛,牛长肉卖钱,粪上到地里,地肥了玉米长得好,也不担心玉米卖不出去。“西源村党总支书记陈向红说。

  买牛有资金、养牛有补贴、育牛有保险、卖牛有出路,多措并举的“组合拳”不仅让西源村的肉牛产业新格局开始形成,也按下了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快进键”,打通了“牛”产业增收致富路。

  明年,西源村计划扩大牛棚规模,提高养殖数量,达到30头以上,带动更多村民依靠养殖肉牛实现增收,让越来越多的村民过上“牛”日子。(融媒体记者 司舜 通讯员 尹小平)

责任编辑:朱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