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凉:舞蹈队舞出乡村振兴新气象
宿松融媒讯 6月10日傍晚,华灯初上,在破凉镇破凉社区综合文化广场,欢快的音乐声响起,当地老人、妇女都三三两两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社区妇女主任许彩飞带领大家跳起了广场舞。虽然有些老人、妇女的舞姿还不太优美,动作也不娴熟,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她们跳舞健身的热情。

“一到傍晚,家里再忙,大家都会抽出时间自发来这里跳舞,积极性都非常高。”许彩飞是破凉社区舞蹈队的组织者之一,见证了舞蹈队自成立以来给当地妇女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以前吃完晚饭就在家看电视睡觉,生活十分单调,身体也缺乏锻炼;自从加入社区舞蹈队后,我天天傍晚都要来这里跳舞,身体越跳越健康,心态也越跳越好,感觉自己更年轻了,生活也更充实了。”谈起跳舞给生活带来的变化,55岁的吴金莲脸上带着笑,眼中闪着光。
唱黄梅戏、表演二胡演奏……许彩飞介绍,随着越来越多退休老教师、退休老干部加入到社区舞蹈队,社区舞蹈队的队伍越来越庞大,文娱活动形式也越来越丰富;队伍从2005年十几个人,已壮大到100多人;把广场舞与黄梅戏、宿松民歌、乐器演奏等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自编自导的舞蹈节目,也在不断推陈出新。特别是通过参加镇里举办的各类文艺汇演活动,大家对广场舞更是热情高涨,广场舞已成为引领乡村文化的新风尚。
广场舞丰富群众业余生活的美好场景,不止在破凉社区能够看到,在破凉镇永丰村同样也能看到。

笔者深入永丰村采访那天,该村前东组万紫千红舞蹈队的队员们,正在村头广场上排练自编自导的《爱我中华》舞蹈节目。
破凉镇文化站站长何志梅对《爱我中华》舞蹈节目的创作过程作了全面介绍,她说,《爱我中华》是破凉镇的舞蹈品牌节目,2019年7月在参加宿松县首届“体彩杯”农民广场舞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到来之际,今年镇里将组织全镇舞蹈队进行文艺汇演,为了更加突出主题,镇里安排文化站同志对《爱我中华》节目进行改编,通过融入更多的地方舞蹈元素,让每个表演者手上都举着两朵花球,在时而轻柔舒缓、时而铿锵激昂的乐曲声中,以优美的舞姿、饱满的精气神,充分展现党的惠民政策给百姓带来的幸福生活,以及展现破凉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热爱生活的优秀品质,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的内生动力,加快乡村振兴建设步伐。
万紫千红舞蹈队成立于2020年3月,是一支由永丰村前东组12名热爱舞蹈的妇女自发组建的队伍。“以前,除了劳动生产外,大家基本都是待在家里,相互之间很少接触;成立舞蹈队后,大家几乎天天聚在一起,像家里的姊妹一样,关系更密切了;现在,无论哪家遇到了困难事,大家都会出手相助。”58岁的姚菊莲,自加入舞蹈队后,性格比以前更开朗了,对舞蹈和音乐的理解能力也比以前更强了,跳出来的舞姿一点都不输年轻人。每次队里表演重要舞蹈节目,都会安排她担纲“主角”。去年,万紫千红舞蹈队创作的《连厢发财》舞蹈节目,在参加全省“乡村春晚”优秀节目评选中,被评为“优秀乡村春晚奖。”
近年来,破凉镇坚持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在全镇9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分别建立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投入大量资金不断完善对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各种功能设施和场所的建设,分别新建了标准化大舞台、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文化活动室,真正把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变成了农民学习、娱乐、休闲的理想场所。同时,在每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配备一名文化协管员,负责日常管理、维护和服务工作;在全镇各村(社区)分别成立了一支由当地老人、妇女组成的舞蹈队,安排文化站工作人员,采取分片包干方式,上门指导、帮助舞蹈队开展日常训练、表演和创作等工作。同时,每年牵头多次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利用各种文体活动这一载体把文明向上的文化生活方式引入群众之中,为广大群众提供精神食粮,并充分发挥舞蹈队引领乡村文化新风尚的作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谈到如何进一步加强乡村舞蹈队建设,何志梅表示,镇文化站将进一步发挥自身职能,为全镇乡村舞蹈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着力挖掘、培育乡村文艺人才,不断充实和壮大乡村舞蹈队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县文化部门的支持,为乡村舞蹈队创作更多人民喜爱的文艺作品,提供更多的扶持资金,使乡村舞蹈队在乡村振兴的发展大潮中,舞出更加广阔的天地。(通讯员 孙春旺 朱才春)
责任编辑:融媒体中心 朱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