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艺 >正文

【一等奖】大道至简,实干为要

【 字体:    稿件来源: 县司法局  作者: 周和平   时间:2024-01-09 16:53:04   

  “对标沪苏浙 宿松见行动”解放思想大讨论,是宿松县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集中学习活动的生动实践,也是践行省委“一改两为”的具体行动指南,更是在全县上下吹响了思想大解放的“冲锋号”。“三我”主题讨论是宿松对标“沪苏浙”的具体行动,对助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十分的有必要,犹如“久旱逢甘霖”,是思想大解放、环境大优化、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任务大落实的聚焦和检验。

  “三我”主题讨论活动不仅使大家认清了对标“沪苏浙”的现实差距,更让各部门找到了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为下步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明确了具体目标导向,为全县上下指明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并且收集到了许多“破除积弊”的“金点子”,寻找到了“解放思想”的“金钥匙”,锻造出了更多“干事创业”的“金刚钻”。思想既是行动的先导,又是行为的先驱,只有思想得到真正的大解放,才能“源源不断”创造出更多新的发展动能。如何将此次主题讨论活动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开展的“助推剂”“加压阀”,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要参与其中,主动把自己放进去、把单位放进去、把工作放进去,才能不做“局外人”“门外汉”“南郭先生”。

  一、聚焦“六破六立”检验思想认识。“沪苏浙”三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前沿阵地,是改革的先行先试地,是创新的发源发祥地,“沪苏浙”始终是改革的弄潮儿和创新的先行者,这也铸就了他们敢闯敢拼的劲头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沪苏浙”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成员,安徽作为与“沪苏浙”最紧密的地区,同样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安徽的区位优势明显,滨江近海,有八百里的沿江城市群和皖江经济带,内拥长江水道,外承沿海地区经济辐射,但安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与“沪苏浙”相比有较大差距。其中原因“人云亦云”,有人说安徽与“沪苏浙”等地的区域发展有差异是“正常现象”,整体工作水平有差距亦是“事出有因”,干事创业劲头有差别更是“理直气壮”,因为这是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形势政策等原因导致,所以比不了、学不会、赶不上、超不过,对于落差“习以为然”,认为落后“理所当然”,觉得落伍“情有可原”。

  对此观点笔者部分同意,但更多的时候我在思考,没有谁天生的就是差等生,也没有谁愿意一直落后,虽然在短时间可能是难以赶超,但是如果你刚开始就认为自己比别人“低人一等”或是“听天由命”,甚至是连“切磋”“比试”的勇气都没有,有了问题不是从自身去寻求“主观”原因,而是去为自己的不足找许多“客观”的借口,甚至因此而“躺平”或“摆烂”,那落后的现实只会更加残酷,差距的局面只会越来越大,就会出现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甚至是地区经济分裂的现象,这将对实现全民共同繁荣和社会整体进步非常不利。一个地区也好、一个单位也罢,每一名干部也是如此,如果养成了自满、守旧、封闭、官本位、畏难、短期等观念,不以“壮士断腕”的气魄很难走出“舒适圈”,这些“沉疴旧疾”就是我们工作中的“绊脚石”“拦路虎”,很容易滋生“马太效应”。

  省委提出的抓好思想大解放、重点做到“六破六立”,从字面的意思理解就是通过“破旧立新”,从而实现思想大解放。但我们要知道怎么去“破”,才能更好地来“立”,只有搞懂弄通了如何“破”和怎样“立”,才能达到思想大解放。一要勇于解放思想,用初心使命激励,不断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进取心,改变认识、端正思想、更新观念、适应形势,在今后的具体落实中,首先从思想问题入手,以此来延伸到其它问题,分析要透彻、要彻底,要触及根本,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做到“时时放心不下”“久久为功”。二要精于机制优化,以考核结果来评先评优、激励奖惩,不凭主观印象。单位运转、监管等方面的权责利的机制要逐步建立,加快消除尽职尽责、创先争优的体制机制障碍,避免出现“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多干多错、不干不错”的工作局面。三要长于夯实基础,注意把工作做在平时,抓紧每一天,干好每一件,走好每一步,“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一锤接着一锤敲,不做“表面文章”、不接“面子工程”、不能“好大喜功”,真正做到不虚、不空,不延误、不拖沓,以“时不我待”和“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履职尽责。四要惯于奋勇争先,发扬见第一就争、见奖杯就夺、见红旗就扛的精神,把拼字突出来,把成绩争出来,敢“打硬仗”、能“啃硬骨头”、会“直面矛盾”,对标最高最好最优“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善作善为”“殚精竭虑”的“好干部”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让“浑水摸鱼”“看表划水”的“坏干部”无生存空间。五要善于激发活力,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以及把干部放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锻炼等途径提升干部职工能力素质,优先把关键时候冲在前、干在先的干部推荐到一线培养,对勇挑重担、奋勇争先的同志优先提拔任用,增加干部使用的活力,在干部培养中增加活力,加强能力培养,加速干部成长。六要敢于守正创新,不能习惯于看上级、等同级、推下级,对待工作“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部署工作时“盲人摸象”,推动工作时“刻舟求剑”,总结工作时“画猫为虎”,要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牢固树立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的理念,把创新作为底线要求,作为一种习惯、一种潜意识,并见诸于行动之中。七要基于风清气正,注重在日常工作中锤炼过硬作风,坚决树立清风正气,坚决抵制歪风邪气,弘扬优良作风,常念紧箍咒、常正衣冠,坚守作风底线、不碰红线,深知“100-1=0”。

  二、聚焦“舍我其谁、由我负责、到我为止”检验工作实效。“舍我其谁”就是要有当仁不让,义无反顾的精神,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由我负责”就是要有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精神,主动分忧、主动担当、主动作为,突出一个“我”字,要有主体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到我为止”就是要做到“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你放心”,能扛事、能了事,有原则、有立场,矛盾不上交,问题不推卸,做事不留后遗症,敢于拍板定夺,处理坚决果断。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作为司法行政青年干警和党员干部中坚力量,在困难和逆境面前既要勇于自我加压、善于攻坚克难、甘于默默奉献,又要做好上传下达、主动担当作为、处处率先垂范,充分展现新时代有为好青年的形象,着力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首先要有“舍我其谁”的斗争精神,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有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吃亏、迎难而上的无畏气概。其次要有“由我负责”的担当精神,有爱岗敬业的优良传统美德,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单位负责,更要对群众负责,要有负责就负责到底、做就做到最好的担当。最后要有“到我为止”的真才实干,有回答能办好事的底气,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决心。

  “不弃微末、不舍寸功”,我将以“舍我其谁、由我负责、到我为止 司法行政干部见行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发挥政策优势,乘借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做优做大做强“乡贤调解”“合事点”特色品牌,打造“枫桥经验”宿松版;筹借“一站式”纠纷化解中心建设,创建创新创效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体系,实现“只进一扇门、矛盾不上行”;续借全省司法所工作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全面全程全线司法所建设,夯实筑稳司法行政的根基和为民服务平台;凭借远程视频会见、社会多方帮扶、就业基地建设,抓好抓牢抓住安置帮教服务管理;推借“双招双引”发挥主观能动性,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牢固树立“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理念,用心用情用力开展招商引资,找准发力方向,“借水行舟、借梯登高、借船出海”。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通过“舍我其谁、由我负责、到我为止 司法行政干部见行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把自己放进去、把问题找出来、把规律总结好、把实事要办好、把蓝图绘到底,满怀空杯心态,驻足“仰望星空”,要主动对标先进找差距,“跳出宿松看宿松”,不能总是停留在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工作领域,不可在功劳簿上躺赢、在辉煌中陶醉、在吹捧面前迷失方向;虽“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但也不能舍本求末、妄自菲薄、东施效颦,谋划工作时要“扬长避短”、开展工作时要“大刀阔斧”、总结工作时要“实事求是”,勤于对表认清工作现实,“回到宿松看宿松”,要有拔高标杆的责任感和跳起摘桃的紧迫感,涵养开拓进取的勇气和舍我其谁的担当,破除工作满足于不出问题的心态,培养创新能力和争先意识,树立比学赶超的斗志和比学赶超的决心,拒做“差不多先生”,消除“小富即安”的思想和“小进即满”的“守摊子心理”,摒弃“中游心态”,秉承“不进是退,慢进也是退”的工作标准,突出重点、补齐短板不足,不断积累有利条件,从而增强坚定做好全年工作的信心,确保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宿松地处皖鄂赣三省结合部和800里皖江之首,承东启西、连南贯北。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中部地区崛起、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安徽省直管体制改革试点县等多重政策效应叠加释放,使宿松左右逢源、左右逢“群”的比较优势日益凸显。坐拥三省交界区位优势的宿松县,作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要节点,正以“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紧迫感启动省际毗邻地区示范区建设,全力打造新的“皖西南门户”。

  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在88万宿松人的顽强拼搏下,不久的将来,在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上,宿松必将蹄疾步稳、行稳致远,终将成为屹立在江畔上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作者:周和平)

责任编辑:陶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