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正文

贺行加:一个善于“折腾”的爱心“老板”

【 字体:    稿件来源: 县人武部  作者:    时间:2020-05-26 22:17:43   

  融媒体讯 他是一个“老板”,在商场上善于抓住机遇,发家致富后又不忘积极回馈社会。他从普普通通的木工干起,慢慢慢慢积累资金,一路走来,到今天发展成拥有10多家连锁超市、资产千万的企业家。发家致富后,从2011年以来,他连续10年做公益献爱心,至今已无偿回馈社会10多万元……

  他叫贺行加,宿松县娃娃乐婴童连锁超市总经理,宿松县第九届、第十届政协委员。

  贺行加1973年出生于河塌乡新页村,高中毕业后就踏入社会赚钱养家糊口,赚大钱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是他最开始最朴素的理想。一开始,由于身无长技,和许许多多乡亲一样,他跟人到山东做木匠。在外漂泊了4年,这个传统的手艺也只能让他在吃上饱饭之余仅积蓄2万元。“穷则思变”,他认为“再也不能这样过”,于是总是留心有没有合法的“发财”机会。2001年,机会终于来了,那一年,因为农村土地集中承包,他打听到北方农田承包大户亟需人手插秧,于是他先垫付资金在家乡组织300人到北京、天津一带帮人插秧。3个月后,这些乡亲每个人赚得资金3000余元,他也从每人手中收取一点劳务费,共计2万余元,这钱在世纪之初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从此,在家乡人们逐渐知道有一位能干的年轻人名叫贺行加,一些朋友也愿意跟他接触。这年下半年,贺行加偶尔得知有朋友从福建贩荔枝赚钱快,他又“折腾”开了,决意加盟荔枝贩卖行业。看准了就干是贺行加的性格,他把自己先前的积蓄都拿出来,再东挪西借了一部分资金,购买了一辆货车,正儿八经地跟朋友跑起了荔枝生意。也许天道酬勤,第一年他除了本钱净赚8万。尝到甜头的贺行加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在贩卖荔枝的路上越干越起劲,直至3年后遇到了另一个赚更多钱的机会。

  2003年,赚了20多万元钱的贺行加得知奶粉市场前景看好,再一次决定“折腾”一下——做奶粉代理商。这一次是干“大事”,他不敢冒冒失失,而是看准了再干。于是他多次亲自到合肥、南昌等地厂家实地考察,终于看清产品质量、搞清产品价格、销售前景和代理流程。经过一番艰辛的准备,他先后投资数百万元,在宿松真正做起了伊利、人之初、完达山等知名品牌奶粉。由于诚信经营、价格合理,他所代理的奶粉在宿松市场一直畅销,在经营奶粉的7年里,老贺真正发了大财,净赚800万!

  2010年,我县某单位有一个招商任务,单位院导找到了颇有名气的贺行加要求合作,老贺二话没说答应了。他第三次开始了“大折腾”,几乎倾其所有,拿出800万元开起了婴童连锁超市,当年在全县连开6家,自己任总经理。一开始他经营的项目以奶粉为主,后来慢慢扩大,兼营儿童吃穿用玩等商品。这段时间人们发现,生意做大了的贺行加胆子却变得越来越小了,他不但严格把好进货质量关,而且小心翼翼全力做好售后服务。他的公司5辆车全部用于送货上门、接送员工和售后服务。连锁超市聘请员工至今已有50余人,每名员工月工资不少于2000,每月仅工资支出就有10万余元。此外,对特困婴儿,奶粉不收钱。

  因为在带头致富、解决劳动力就业等方面有引领作用,自2011年开始,贺行加连续当选宿松县第九届、第十届政协委员。

  也是自2011年开始,口袋里有点钱的贺行加就开始做公益回馈社会了。每年春节期间,老贺都要带上价值1000余元的奶粉、米、面、食用油到河塌敬老院看望老人,10年来从未间断;好几个“八一”期间,他都带上礼物到县看守所等部门看望慰问现役军人,表达一个企业家的浓浓拥军之情。2016年我县遭遇特大洪涝灾害袭击,老贺的家乡也受灾严重,他慷慨解囊,掏出5万余元购买食品及生活日用品,捐献给河塌乡新页村受灾村民,解了家乡父老的燃眉之急。对家乡的贫困户,他随时给他们送去爱心,协调资金项目,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今年抗疫期间,有“名望”的贺行加被指派为所居住小区的“单元长”,2个多月天天忠实为居民服务。作为政协委员,今年2月22日,贺行加在县政协副主席钱香付的带领下,带着价值5000元的食物和用品来到值守卡点,慰问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干部群众,给大家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彰显了一名企业家的大爱情怀。2014年,贺行加被县文明委评为首届“十星级文明户”;今年4月,他又被县委统战部、县科经局和县工商联等六部门表彰为“第一届宿松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并荣获奖杯和荣誉证书。(通讯员 王宇平)

责任编辑:融媒体中心 汪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