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学校 >正文

宿松县中小学科学教育调研指导活动在实验中学新城校区举行

【 字体:    稿件来源: 实验中学  作者: 杨李锁   时间:2025-11-24 09:43:58   

  宿松融媒讯 11月22日,宿松县中小学科学教育调研指导活动在实验中学新城校区举行。此次活动主题为“学校环境与资源考察”。六盘水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硕士生导师,贵州省高层次(千层次)创新型人才张书东,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工学博士、江苏中科智能制造研究院执行院长、浙江湖州中自信息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创新中心主任余意,县科协党组书记李玉灿、工会主席王宏,县教育局党委委员郑振家、基教股股长陈维国,宿松中学、马塘学校、河塌初中、千岭中小、下仓中小、二郎中小等学校相关责任人参加了活动。陈维国主持座谈会。

  调研中,专家组一行在新城校区相关责任人陪同下,参观了学校校园和科学教育社团,对学校整体布局和各配套设施予以高度评价。在知行楼楼前广场,一张张展板展示了学校在科学教育方面取得的成果,大家频频点头,不时称赞。

  座谈会上,实验中学党总支委员、副校长、新城校区党支部副书记梅赛红作《实验中学新城校区校园生物观测站——校园生物多样性创新实践》项目汇报。她首先代表学校对各级专家和兄弟学校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就本校科学教育的具体实施愿景与大家进行探讨。她指出,该项目凭借学校独特的生态环境与“九年一贯制”的学制优势,成功构建了一套以“一站三篇”为纵向脉络、以“跨学科融合”为横向支撑、以“大手牵小手”为传承动脉的完整实践体系。该体系不仅将静态的校园转化为动态的生态实验室,更将学科知识、科学探究、劳动教育与生命关怀无缝融合。

  座谈会上,张书东、余意对该校科学教育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鼓励学校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创新科学教育模式,为区域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经验。他们指出,校园观测以团队的形式进行“观测——发现——证实”,可以使研究更系统、更深入。学校可以和当地林业部门合作,依托有利的地理条件栽种濒危树种,挖建校园生态小池塘,搭建半自然校园生态环境系统。利用数字赋能,搭建虚拟性观察实验室。他们从更专业角度剖析“校园生物观察站”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为学校科学教育前行之路指明方向。

  县科协专家和教育局领导对该校科学教育取得的成绩和未来展望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此次调研指导旨在了解该校科学教育的现状,分享前沿科学教育经验,为该校科学教育实践注入新的动力。(通讯员 杨李锁)

责任编辑: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