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学校 >正文

陈汉中小:以“溺”止“溺” 一堂别开生面的班会课

【 字体:    稿件来源: 陈汉中小  作者: 邓金鹏   时间:2022-06-12 11:16:01   

  宿松融媒讯 “1,2,3……14,15,16……”,6月10日,在陈汉乡中心小学明德教学楼里,时而传来一阵阵数数呐喊声,原来301班“防溺水”主题班会课上,正进行着一堂别开生面的“水中憋气”实验活动。

  教室的讲桌上,放置着一大盆清水,将逐一测试同学们在水中憋气的时长。测试开始前,班主任老师向同学们简要讲述了憋气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测试开始了,一位老师担任计时员和记录员,另一位老师担任 “救生员”,密切关注同学们的“入水”过程,的同时,带着同学们一起数数计时。只见 “入水”的同学紧闭着双眼,将口鼻浸入水中,小脸憋得通红。经过逐一测试,憋气时间最长的廖佳一才33秒。一时间同学们议论纷纷,交流自己的水中感受。时间最短的高雨菲说:“虽然我才憋了12秒钟,却感觉比12分钟还长,水中的滋味真不好受,仿佛快要死掉一般,我再也不敢随意到水边去玩了。”廖佳一说:“假如我们真的掉进水中,可能几秒钟都坚持不了,根本等不到大人来救。暑假里,我一定要让爸爸带我学会游泳,掌握自救的本领。”……老师在班会课总结时说: “宣传千遍万遍,不如亲身实践。只有切身感受死亡的威胁才能体会生命的珍贵。每一个同学都要牢记,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定不能掉以轻心。预防溺水,珍爱生命。”

  暑期即将来临,学生安全问题,最令人揪心的莫过于溺水。尤其是留守儿童、特殊家庭学生等重点群体。据统计,溺水已成我国少年儿童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死因,一个个溺水惨剧的发生,让人痛心不已。教师们普遍认为:预防溺水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自己保护,有能力发现风险并有定力拒绝来自同伴邀请下水游泳的诱惑,对水域保持戒备心理,这样才能从源头减少溺水事故发生。此外,学校还努力加强学生防溺水生存技能训练,增强学生防溺水实际生存能力。

  据陈汉乡中心小学校长王秀华介绍,每年清明节前后,学校就开始“防溺水”安全教育,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栏、广播站、电子屏、国旗下的讲话、致家长的一封信等都有相关内容,“1530”(每天放学前1分钟、周五放学前5分钟、假期放学前30分钟安全提示)按时提醒,班会课上更是警钟“常”鸣,水域隐患排查一轮又一轮;暑假前夕,如果条件许可,学校将按惯例分班召开家长会;7月初,学校会统一部署大家访,通过微信、电话、入户等方式强化家校沟通,督促家长切实加强监管,反复提醒学生不私自下水游泳。“宣传教育只是防溺水的一个方面。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溺水问题是要让学生学会游泳。我们学校的新区建设规划里面就计划建设游泳池,到时候学校将专门开设游泳课,教授学生自救和救人的知识,聘请专职或会水的教师兼职游泳教练,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游泳,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水熟悉水懂得水。既能预防溺水,更锻炼了身体,提高学生体质。到时候宣传教育与游泳教学两手抓,两手硬,这样才能更加高效预防溺水。”(通讯员 邓金鹏)

责任编辑:杨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