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学校 >正文

每日校训 | 安徽省宿松县陈汉乡中心小学:厚德 博学 自强 志远

【 字体:    稿件来源: 陈汉中小  作者: 邓金鹏   时间:2021-09-24 09:41:02   

  【校训】

  厚德 博学 自强 志远

  【校训解读】

  厚德:其语出《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国语·晋语六》:“吾闻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福而服者众,必自伤也。”厚德载物,雅量容人,形容人的品德像大地一样容纳百川,又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党的教育方针(最新版)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德”居“五育”之首;习近平总书记也谆谆告诫我们,要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都说明了培养品德优良、理想信念坚定的学子是当代教育者的责任和使命。因此“厚德”也作为校训首条。

  博学:《礼记·中庸》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博学”意谓学习首先要广泛地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收并蓄,真正做到“海纳百川”,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这也是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必经之路。

  自强:指自己努力向上,自我勉励,奋发图强。屈原《楚辞·九章·怀沙》:“惩连改忿兮,抑心而自强。”《礼记·学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少年当自强,培养学生自强不息、自立自强的品德也是教育者责无旁贷的使命。

  志远:理想远大,志向高远,《诸葛亮集·诫外甥书》:“夫志当存高远。”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广大青年要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为之终生奋斗。”青少年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学校简介】

  诗意山乡 魅力校园——奋进中的宿松县陈汉乡中心小学

  宿松县陈汉乡中心小学地处宿松西北、风景秀丽的钓鱼台水库附近,是宿松县最大的山区学校之一。

  陈汉乡中心小学成立于1993年9月,其前身系广福乡辅导小学。陈汉乡中心小学现下设村完小3所,教学点2所,零星分布于重峦叠嶂之间。现有在岗在册教师88名,其中高级教师13名,中级教师16名,荣获全国模范教师1名;省级模范教师2名;市级优秀教师4名、优秀班主任2名、师德标兵2人、教坛新星2名、学科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3名;县级学科带头人4名、骨干教师6名;“安徽好人”1名,“宿松好人”2人;两人荣获“全国希望工程烛光奖”,一人入围“全国师德标兵”候选人,一人入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 。

  陈汉乡中心小学本部位于宿松县陈汉乡广福村朱屋组。小学部占地面积17238平方米,运动场5150平方米,建筑面积6739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5532平方米,19个教学班,学生884人,专任教师48人;中心幼儿园占地近7000平方米,现有6个教学班,幼儿289名,专任教师7名,保育员6名。

  自2008年以来,学校借助系列惠民政策的东风,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有明德教学楼、食堂宿舍楼、少年宫、学生宿舍楼、教师周转房,加固了行政办公楼。教学区、运动区、功能区、生活区布局分明。教师修德敬业,乐教善诱,学生诚实谦逊,好学精思。

  教师每年参加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主办的教研活动或教学比武均有几十人次获奖,所撰写教研论文、课堂反思、课后总结、教育随笔等,在省、市、县多家媒体发表或获奖;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征文、演讲、知识竞赛、科技创新等活动,多次获国家、省、市、县级奖励。学校多次被各级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授予:“安徽省明德学校课题研究先进学校”“安徽省优秀家长学校”“安徽省在线课堂应用先进单位”“安徽省最美书屋”“安庆市文明校园”“宿松县文明校园”“宿松县文明单位” “宿松县先进集体”“宿松县绿色校园”“宿松县教育科研先进学校”“陈汉乡优质服务单位”“陈汉乡人民群众满意学校”等荣誉称号,曾夺得“宿松县教育教学质量成果一等奖”“宿松县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争先进位奖”。

  一直以来,学校秉承“厚德 博学 自强 志远”的校训,发扬“勤奋进取 探索求真”的校风,坚持“面向全体,创办农村特色学校;展望未来,培育新型合格人才”的办学宗旨,以改善办学条件为前提,以教学改革为主线,以艺术教育为特色,培育“明德 勤学 博爱 尚美”新型人才,努力打造“环境优美、队伍优秀、质量优异”的山乡品牌学校,创办山区人民满意教育。(通讯员 邓金鹏)

责任编辑:江柏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