趾凤:防疫检测站里的故事
本网讯 日前,趾凤乡组建了一支由公安、卫生、乡村干部、党员及志愿为成员的联合行动检测队,在进乡入口的柏树桥处进行出入管控,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在趾凤乡柏树桥防疫检查站,各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已准备就绪,身穿制服的公安人员负责引导车辆靠边停车,检查行驶证、驾驶证,穿着白大褂的卫生医疗人员忙着测量体温,乡机关值守干部负责采集、登记信息、了解去向,其他人员也都忙着消毒、发放宣传单页、维持秩序,一辆车检查完,大约需要三分钟左右。
检查站负责人胡锋介绍:“柏树桥疫情检查站是设在进乡的主要交通干道上,可以说是趾凤乡的‘大门’,在这里集中了优势力量设点检查,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够及早的发现、阻击疫情。通过实施最严格的责任落实,做到逢车必查、逢人必验、逢疑必究,做到最有力的隔离阻断。”
据了解,该站工作组按两班倒进行排班,每班安排民警1人,卫生院1人,机关干部3人,党员代表及防疫队员4名,开展联防联控工作,负责检查、检测、登记、消毒、维护、信息上报等一系列工作,分工明确,纪律严明,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我在岗、请放心
“每天进出的机动车就有300多例,还不包括电瓶车及行人。”当班民警朱警官说,“虽然检查工作较为耗时,但车主、群众们都能理解并积极配合。”
“虽然配有凳子,但几乎是想不到坐上一会的,为了方便司机,不让他们下车,我们基本上都会主动上前去做登记,一天下来,要记十几页纸。”乡值班人员朱主任说到。
由于该检测点夜间仍然需要人员在岗,这对值班人员无疑是更大的挑战,从太阳落山的那一刻起,路口的风就显得格外刺骨,有时候遇上小雨,鞋子都湿了。路边的岗亭内有一台取暖器和一些干粮,供执勤人员使用。在深夜困意难挡时,值班同志们也会轮流到岗亭内把冻僵的手烘一烘、坐凳子上眯一会儿。
群众送来的暖心夜宵
“各位太辛苦了,这是我亲手做的手擀面和生姜红糖水,给大家暖暖身子。”在检查站岗亭里,贺顺义为值班人员捧上一碗碗热腾腾的面、送上一杯杯暖暖的姜糖水,大家捧着面和姜糖水,心中的暖流将刺骨的寒风驱赶的一干二净,岗亭的灯光刺穿这夜的黑,显得更加明亮。
“疫情形势严峻,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每天坚守岗位,还有很多党员、志愿者主动前来,他们用坚守和奉献,为趾凤的老百姓们筑起健康的防线,让我十分感动,作为趾凤村的人,总想着能为他们做点什么。”贺顺义说道,“其实我没做什么事情,真正危险、值得敬佩的是那些冲在一线的他们,他们为了我们的健康,付出了太多。”
像贺顺义这样的感动,时常在检测站内发生。群众的一句“辛苦了”、自掏腰包购买“雨衣”送给前线值班人员做防护服的、为值班站点送去牛奶等营养品是对检测站工作人员的最大的鼓励和肯定。(通讯员 张健健)
责任编辑:融媒体中心 朱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