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纪委监委:找准监督“小切口” 做好民生“大文章”
宿松融媒讯 “经查,该房产为陈某某已出嫁的长女,为解决住房问题在县城内购买的一套房屋。鉴于陈某某生活条件较之前有所好转,凉亭镇已于2023年低保年度核查中将其动态调整退出。”
近日,宿松县纪委监委在接到市纪检监察智慧监督平台关于凉亭镇陈某某家庭成员的财产预警信息后,迅速交凉亭镇纪委承办,该乡纪委牵头组织乡民政办和被预警人所在村(社区)等工作人员成立核查组。
在联系室的指导下,核查组通过调阅资料、入户走访等方式,从被预警人问题类型、家庭成员、工作单位、经济收入、财产信息以及是否有工作人员失职失责等方面逐一核查,发现陈某某家庭生活条件较之前已明显改善,不再适宜作为低保评定对象。随后,核查组向陈某某讲解国家低保政策的评定标准,陈某某主动申请退出低保。
为有效应对传统监督方式存在的监督不及时、不全面等难点问题,宿松县纪委监委积极运用“安庆市纪检监察智慧监督平台”,通过“大数据+监督执纪”的新模式,找准困难残补,高龄补贴,公职人员经商、挂证、违法等14个事项的预警信息“小切口”,做好民生“大文章”。
预警“吹哨”监督纠错,激活基层智慧监督神经末梢。智慧平台移交预警信息虽然篇幅不长,但大多是涉及民生问题,核查时更要认真细致,不能随意处置、一交了之。因此,县纪委监委在审核把关上坚持从严从细,并强化归口管理,对缺乏证据、说理不足、逻辑不通、文字表述不清的核查结果,由承办单位所在联系室统一撤回重办。承办单位联合民政、财政、人社等相关部门参与核查,明确给出核查结果及有无工作人员失职失责的行为,目前已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查办预警信息的经验做法。
同时,在预警信息处置中,聚焦推动信息研判精准化、质量管理精细化、办理流程精简化,对查办的预警信息类别和数量进行归类统计,对发现的薄弱点、制度上的漏洞及时反馈,并组织各乡镇和派驻机构互相学习好的经验做法,有效提升查办各类预警信息的审核通过率和办结率。
截至目前,该县纪委监委已核查安庆市智慧监督平台各类预警信息3977条,其中低保、高龄补贴、残疾人补贴等民生资金类问题2176条。平台共查实问题469条,追缴挽回经济损失327.43万元,批评教育和处理处分195人次。
“低保、高龄补贴、残疾人补贴等政策是筑牢民生保障的底线,我们将继续紧盯民生痛点堵点,持续强化政治监督,积极探索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纪检监察监督工作智能化、常态化。”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讯员 吴泽宇 张强)
责任编辑:陶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