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热点 > 记录小康工程 >正文

2003年宿松大事记

【 字体:    稿件来源: 融媒体中心  作者:    时间:2022-01-10 15:48:06   

  1月10日 县政府作出《关于加强国有水面使用权管理的决定》,建立全县国有水面使用权由县政府统一管理的制度。

  2月13-14日 全县三级干部暨先进表彰大会召开。会上提出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全面加快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

  2月14日 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计划生育千人大会。会上提出2003年计划生育工作目标和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措施,建立并落实“县指导、乡负责、村为主”的工作机制。

  3月11-14日 政协宿松县委员会七届一次会议召开。朱治平当选主席,刘骏伟、陈宜春、周雅英(女)、何元功、李汝林、张盛林当选副主席。

  3月12-16日 县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召开。刘同鑫当选人大常委会主任,朱晓阳、朱仕华(女)、齐长青、李焰、刘新民、胡维安、王明丽(女)当选副主任。王建国当选县长,陈先德、陈森然、叶凤鸣(女)、张向东、梅耐雪、甘长浩、周燕明、丁和生当选副县长。丁胜兵、张伍梅分别当选县法院院长、县检察院检察长。

  3月18日 县政府撤销县防疫站,设立县疾病控制中心、县卫生监督所。

  4月8-9日 全市渔业工作会议在宿松县城召开。副市长方川林、市政府副秘书长闵承启、市农委有关负责人及县领导刘同鑫、章松出席会议。会议对宿松渔业工作特别是国有水面使用制度改革的成效和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

  4月29日 县成立“非典”防治工作总指挥部,县长王建国任指挥长,组织领导全县开展“非典”防控工作。

  4月 成立宿松县新闻出版局,与文化局合署。

  5月19-20日 省委书记王太华率省委副秘书长李宏鸣、省水利厅厅长吴存荣,到宿松指导“非典”防控及长江防汛工作。

  5月20日 县内首座箱式无人值守变电所——陈汉35千伏变电所破土动工,年末建成。

  5月22日 县工业园区建设指挥部成立,下设办公室、土地管理科、建设科、财务科。县委副书记章松任指挥部政委,常务副县长陈先德任指挥长。

  5月27日 县客运东站、县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县乡公路管理所举行竣工暨开业揭牌仪式。

  同日 《宿松县特大洪涝灾害救灾应急预案》颁行。

  5月29日 省人大工作研究会会长孟富林、副会长陆子修一行到宿松视察调研。

  6月1-2日 副省长黄海嵩到宿松调研防汛抗旱及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6月23日 复兴镇被省政府批准为中心建制镇。

  6月18日 县水产局首次实施大湖鱼苗人工放流,投入资金8万元,放养团头鲂、鲢、鳙等鱼种1000万尾。

  6月28日 由江西冠建房地产公司投资的四牌楼商务中心开发项目正式开工,项目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为当时宿松最大的房地产开发项目。

  6月 县盐业公司从商务局划出,成立宿松县盐务管理局与盐业公司合署,实行垂直管理。

  同月 1998年11月启动的同马大堤宿松段填塘固基、堤身混凝土护坡、涵闸加固、堤顶防汛公路等工程完工。工程总投资1.27亿元。

  同月 全县高考本科达线1363人,比上年增长24.1%。

  7月4日 县城东一环路开发建设工程合同在县政府正式签订,标志着县城主干道人民路东延及龙湖路建设工程正式启动。

  7月9日 全省市级墙改工作会议在宿松县城召开。

  7月13日 宿松洲头西排涝站正式启动运行。该项目2000年9月动工建设,2002年6月建成完工,总投资3531.71万元,排涝面积为124.62平方公里,总装机5台,共2500千瓦。

  7月23-24日 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调研组来宿松,专题调研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专项治理情况。

  7月24日 县委召开全县防治“非典”工作先进基层代表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28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和50名优秀共产党员受到表彰。

  7月29-30日 长江同马大堤宿松段除险加固工程,通过省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验收。

  8月8日 县政府召开全县二轮修志工作动员会,启动《宿松县志》续修工作。

  8月16日 晚9时10分,铜铃磷矿新磷化工有限公司一矿井发生冒顶,5名工人被困井下。经过奋力抢救,至次日7时,4人获救,1人罹难。

  8月19日 宿松被列为第一批省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

  8月 二郎镇被省文化厅确定为省级杜鹃花工程点。

  9月1日 《宿松县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施行。

  9月25日 宿松中学迁址工程在已关闭的县水泥厂厂区奠基。

  9月26-28日 中国共产党宿松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选举产生由30名委员、5名候补委员组成的新一届县委和19名委员组成的县纪委。经县委十一届一次全委会议和县纪委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刘同鑫继任县委书记,王建国、章松、江有明、陈先德任县委副书记;刘同鑫、王建国、章松、江有明、陈先德、郑颖、刘道华、吴捍东、王金凤(女)、尹志军、张双伍任县委常委;江有明兼任县纪委书记。

  9月28日 县社会福利院荣获全国妇女儿童权益协调领导小组授予的“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称号。

  9月30县中医院通过二级甲等中医院标准评审,成为县内首家“二甲”中医院。

  9月 县政府网站投入运行。

  同月 钓鱼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通过鉴定。10月,经国家水库安全鉴定中心复核鉴定为三类坝。

  10月1日 全县正式实施“乡(镇)财县管”。

  10月13日 省人大工作研究会会长孟富林、名誉会长郑锐一行到宿松,专题调研宿松水产工作。

  10月27日 县委、县政府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计划到2010年,全县基本建立符合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健康需求的农村卫生体系,使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

  10月30日 长28公里的桃五公路改建工程开工,工程投资3876万元。

  同日 宿松县成蟹养殖标准化示范区作为第三批国家级和第四批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通过省专家验收组验收。

  10月 全县二期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全部竣工并通过验收。工程决算资金为4339.42万元。

  同月 ,隘口乡干部群众踊跃捐款,在小圩村为解放战争时期在当地牺牲的13位烈士建造烈士陵园。

  11月8日 由县政府、省气象局共同投资建设的县内首座自动气象站投入使用。

  11月14日 中共宿松县驻沪流动党员委员会揭牌。中共宿松驻沪流动党员党委负责联系管理宿松驻苏、浙、沪3个党总支,13个流动党员支部,140名党员。

  11月20日 太下线(太子庙至下仓)三级路面改造工程完工,总投资2112万元。

  12月24日 坝滨公路开工。该工程东起县内洲头乡坝头村,西至湖北黄梅县滨江村,全长27.8公里,建设标准为平原微丘三级公路,总投资2288万元。

  12月25-26日 宿松县总工会举行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来自全县110名代表出席会议。

  12月31日 为贯彻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按照县委决定,《宿松报》停刊。

  全年 河蟹产量创历史新高,达1203吨,比上年净增379吨。宿松被国家农业部定为全国河蟹优势出口示范区和全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列入国家河蟹生产重点县扶持计划。“黄湖牌”大闸蟹通过省农业委员会和国家农业部验收,被定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

  同年 完成县级财政收入13800万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7.5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82元。年末总人口80.0144万人,总户数200476户。

责任编辑:周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