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亭:多渠道促进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图)
融媒体讯 为全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做好贫困劳动力复岗就业工作,日前,凉亭镇按照“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扶贫工作要求,积极引导和帮助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为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树立了信心,注入了动力。
艾叶厂的“香”让贫困户“闻”到
连日来,位于凉亭镇枫驿村的一家艾叶加工厂内散发出浓郁的艾香。走进厂区,只见七八名工人正坐在自己的操作台前,手上“上下翻飞”,熟练的包装着“艾条”。

家住本村梅河组,今年58岁的贫困户周小毛是其中一名工人,她老公身体一直不好,家里属于因病致贫。“艾叶厂重新开工后,村里就介绍我到厂里来上班,每天能挣百把块钱,有了这份工作,相信家里的生活会好起来。”周小毛话语中透露出对工作的满意。
“村里跟我们对接了,厂里也愿意招一些贫困户,为脱贫攻坚工作出份力。”谈到厂里招收的多是贫困户的原因,艾叶厂厂长朱启平责任感满满地说道。
据介绍,枫驿艾叶厂主要产品是“艾条”和“艾绒”,成品全部通过网络销售,疫情期间,销量暴增。该厂所进艾叶原料均从外县购进,路远费力。下一步,该厂有意向在本地建立自己的艾叶种植基地,届时也能吸引不少贫困劳动力参与务工。
服装厂的“闹”让贫困户“听”到

走在凉亭镇通政街上,过往行人能看到一处三间四层民房的二层外墙上,安装了一块“广告牌”,上面“婷俊服饰有限公司就业扶贫车间”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来到该公司生产车间,只见缝纫机在工人们的操作下,飞快运转,发出沙沙沙的声响,十几名工人正在认真地缝合、剪线、换料,一派忙碌景象。

“现在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做裁缝’的活,一个月能挣到3000多元,同时还能照顾一下家里。”正坐在缝纫机前“锁边”的凉亭社区贫困户周金萍笑着说,“前些年都是过完年就出门到外地打工,今年受疫情影响,“滞留”在家,是镇里人社所帮我找了这份工作”。
据了解,凉亭镇现有4处就业扶贫车间,其中3处在服装企业内。“服装企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量大,疫情缓解后,我们按照上级部门工作部署,积极组织辖区服装企业复工复产,同时开了一次服装企业用工对接会,让不少贫困户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凉亭镇人社所所长齐渊介绍道。
油茶山的“景”让贫困户“触”到
眼下,凉亭镇柳溪村3000多亩油茶林俨然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油茶树装点了大山,也给山周边的贫困户带来了增收的福音。
柳溪村油茶基地上,工人们正在忙碌着给高高低低的油茶树剪枝和施肥。“这一段时间,我和‘屋场’上其她妇女一样,都在山上‘照顾’茶树苗,一天能有七八十块钱的收入。”靠山组贫困户朱的英在阳光下戴着草帽,笑着介绍自己收入的同时手上一刻没闲着。

庞大的油茶面积,是柳溪村脱贫攻坚路上产业调整的一个亮点,也是确保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重大举措。近年来,随着油茶的逐步挂果,大量的劳工需求为该村及周边村一大批贫困户解决务工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使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据柳溪村统计,油茶基地建设,村里有175户,近600贫困人口从中受益。去年,该村成功申报省级“一村一品”油茶种植示范村。
公益岗的“事”让贫困户“揽”到
“自从做了村里的保洁员,在照顾家人的同时,每个月还能拿到800多元工资。”在凉亭镇青竹村花屋组,贫困户余金保驾驶着统一配发的绿色三轮电动车,麻利地将到村主干道沿线的垃圾收运到指定位置,又仔细检查了一边刚清扫的路面。

像余金保这样的贫困户保洁员,全镇共有53名。“为了解决文化低、技能少、就业难的贫困户就近就业问题,我镇想了不少法子,开发公益性岗位提供给贫困户效果非常好。”凉亭镇扶贫工作站站长胡祥介绍道,“除了保洁员,还有护林员和一些政府性投资项目工地小工,我们都尽量协调安排贫困户优先录用”。(通讯员 孙良高)
责任编辑:融媒体中心 朱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