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热点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正文

九姑:党史学习之龙湖圩垦荒精神大家谈

【 字体:    稿件来源: 九姑乡  作者:    时间:2021-04-25 11:34:27   

  宿松融媒讯  龙湖圩全长11.78公里,圩外是二郎河和华阳河湖群之一的龙湖,圩内是千岭、九姑、五里等三个乡的十六个行政村,素有“万亩龙湖圩,稻花竞飘香,风景美如画”之称。

  近日,九姑乡油坊村在党史学习中,组织广大党员畅谈龙湖圩垦荒精神,创新学习形式,激发大家学习热情,进一步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讨论会上,各位党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分别从创业初期的开荒、村级管理、后期的垦荒拓展等角度进行了发言。

  首先发言的是胡桂元同志,胡老今年八十多岁,是当年第一批开荒者之一。他深情回忆道:“那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年自然灾害的年月,社员们都吃不饱,大家一合计说‘活人不能被尿憋死了,我们不能等死啊。’于是时任大队负责人汪正南同志就带领大队三十多人前往‘烂泥滩’、‘杂草窝’的龙湖圩进行垦荒。当时,大家砌草皮当砖搭棚,由于土质太差,只能种些粗粮比如萝卜、红薯之类的,虽然产量低,但是能充饥。就这样当时的柏树大队(现油坊村)大部分老百姓熬过了那个寒冬。”

  接着发言的是老村干苏路项同志。他感慨道:“当时群众穷、村里条件也差,幸好有龙湖圩面积,交公粮龙湖圩面积摊了大头,切切实实减轻了群众负担,也弥补了村级日常开支,大家在一起垦荒过程中形成了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垦荒精神。时至今日依然在影响着我们干部群众,比如我所在的组,前几年耕地抛荒严重,我于是组织群众们硬是又把荒地变成了良田。”

  这时胡盛全同志接话了:“是啊,当年是苦啊!我是1978年到龙湖圩开垦荒的,当时是老支书孙本德同志带60余人前往龙湖圩的,由于当时堤坝低矮,老是被淹,粮食收成不好。于是老孙书记带领我们开血防沟、挑子圩、开排水沟,建排水闸;还贷款买了一台48匹的柴油机,然后再改造土质,前前后后六十多人大半年就吃住在用草和竹子搭的简易棚里。我在那里一直坚守到1983年发大水才回家,群众都笑说‘胡伢子啊,都白伢子变黑伢子了!’。”

  现如今,龙湖圩经过2017年的三圩联圩建设,面积扩大了,基础设施变好了,防洪标准也进一步提高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也更高了。

  下一步,油坊村党总支还将专题围绕龙湖圩垦荒精神组织广大党员更深一步的研讨,举办一个系列活动。(通讯员  唐黎明)

责任编辑:九姑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