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热点 > 风采 >正文

张功耀:办暖心服装厂 圆残疾人就业梦

【 字体:    稿件来源: 融媒体中心  作者: 司舜   时间:2023-04-14 10:42:57   

  宿松融媒讯 虞桂兵是宿松县佐坝乡的一位聋哑人,来到服装厂之前,家里十分困难,哥哥婚后成了一名智力障碍者,这让嫂子和两个侄儿丧失了经济来源。为扛起责任,经朋友介绍,服装厂老板张功耀接纳了虞桂兵。

  虞桂兵很是聪明能干,除了说不出话,听不进事,但他有一双勤劳的手和灵活的脑子。什么样的活他一干就会、服装流程所有工序样样精通。几年摔打下来,虞桂兵从服装行业的门外汉变成了厂里最好的师傅。长期的磨合,虞桂兵总是用特殊的手势跟老板张功耀进行交流,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在这个60名工人一起工作的服装厂,虞桂兵的工资很多月份都是最高,每月均有5000元左右,这些钱,他都会主动拿出来用来抚养两个尚未成年的侄儿、侄女。

  虞桂兵对家庭的辛苦付出,让老板张功耀对他很是欣赏,并且给予特殊关照,老板夫妇经常为他加餐,给他洗衣服,晾晒被子。每当虞桂兵伸出大拇指不断点赞的时候,老板夫妇也会幸福地回应着。他们老板与员工的关系变成了相互帮助的同志关系。

  现年40多岁的服装厂老板张功耀是一名本科大学生,之前一直在福建石狮从事服装加工,一干就是八年时间。他有两个忘不了,一是忘不了以前上学时残疾同学的身影;二是忘不了残疾人渴望得到尊重的眼神。他总在心里想,这些弱势群体走上社会该怎么办?如果不能自食其力,不仅是社会负担、家庭负担,还会影响他们的自尊。张功耀心里便萌生了回乡创办服装厂的想法,但苦于没有资金,只能停留在想法上。

  2017年,张功耀毅然将全部100万元存款拿出来办服装厂,为了扩大业务,厂里招收了更多残疾人来厂上班。

  在厂房车间里,聋哑人王天训正在娴熟地操作缝纫机,一件件服装在他手上渐渐成型。“他也很聪明,一个月能拿到超过4000元的工资,而且五险齐全,他在这里干得很开心。”张功耀说,他妻子叶艳枝也是聋哑人,夫妻俩一个月七八千元,与正常人比,他们并不差。

  因为听力或言语障碍,几乎所有聋哑人都被无形的门槛挡住了与外界沟通的路,造成工作、学习、教育、娱乐、就医、婚恋等生活状态的混乱;因为听不到美丽的声音、说不出动听的话,他们大多只受到初级教育,导致就业难、婚恋难;因为生存出现压力,一些人因窘迫和寂寞走上犯罪道路。在一部分人顺利进入企业上班的同时,也有不少聋哑人在求职路上反复徘徊,不断碰壁。有的是自己感觉不合适,如待遇低、工种不适应、劳动强度大等;有的是接收单位不满意,因为沟通不畅、心态敏感等。来过服装厂的人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残疾人灿烂的微笑。这种发自内心的微笑,是自尊、是自信,更是感恩。

  张功耀介绍,针对残疾人身体情况和智力的不同,厂里分别安排了装卸、制衣、剪线头、制版等工作。工作根据个人情况安排好了,但教会残疾人工作也是一种考验,尤其是对待那些只有八九岁孩子智力水平的残疾人,要手把手进行教学,有些人刚教会的活第二天又忘了,得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的教,此外,有些残疾人身体状况特殊,需要单独准备工作餐,其中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不是一般人能体会到的。

  “既需要社会对聋哑人给予更多的关爱与耐心,更需要聋哑人群自身放宽心态,勇敢地、阳光地走向社会。”张功耀说。

  除了热心助人外,作为一名企业家,张功耀正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并捐款捐物。他一直坚守“求仁为大、求利为小、服务为人”的经营理念。“努力做好质量,从而完成更多的订单。”张功耀说,他打算凭借十几年来在服装厂积攒起来的好口碑,招收更多的残疾职工,让他们有机会学技术,让他们的生活更美好。(融媒体记者 司舜)

责任编辑: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