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热点 > 风采 >正文

“兵支书”是个外来婿 ——宿松县许岭镇许岭社区党总支书刘龙玲

“兵支书”是个外来婿
——宿松县许岭镇许岭社区党总支书刘龙玲

【 字体:    稿件来源: 县人武部  作者: 王宇平   时间:2022-06-15 19:43:19   

  宿松融媒讯 1米7的身高、浓眉大眼、身材魁梧,一看就是个当兵的出身……,这就是年近不惑的刘龙玲给我的第一印象。说着一口流利的宿松话,不是别人“提醒”,我还不知道他老家在怀宁,是个宿松女婿。这个并不重要,关键问题是他2010年就来到许岭工作,一直在为许岭作贡献,不管是被许岭镇聘用,还是担任许岭社区第一支部书记、许岭社区党总支书兼居委会主任,他都以一名共产党员、退伍军人的担当干好工作,为“第二故乡”许岭不遗余力默默奉献着。

  他,就是退役军人、宿松县许岭镇许岭社区党总支书兼居委主任刘龙玲。

1655293250(1).png

  1984年出生于安庆怀宁县的刘龙玲2001年从家乡参军入伍,在部队担任文书,也算个“知识分子”了。2003年退役后外出打工。婚后,因爱人是许岭人且工作在宿松,所以干脆“妇唱夫随”把户籍转来许岭,从此把青春和精力奉献给了“第二故乡”。许岭社区属于宿松县东部的文明古镇许岭镇;这里是镇政府所在地,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东乡段丝弦”就诞生在这里;而且,许岭灯会在宿松已是赫赫有名,几届民间春节大型灯会展出都由许岭承办,早已成为东乡重镇品牌……

  如何打好“东乡”品牌,让社区经济融入快车道?刘龙玲这个“当家人”一直在苦苦思索着。因为自己是个“外来户”,首先必须取得乡亲的信任,所以刘龙玲沉下心来,进组入户“访亲戚”。不论到了谁家,他把老人当做自己的长辈,将年轻人当做自家的兄弟姐妹,唠家常、话发展、问方法、询意见……,很快地,这个“外来女婿”赢得了乡亲们的认可、喜欢,大家有事愿意向这个支书倾诉了,碰到难事也愿意向支书寻求帮助了,刘龙玲真正成了村民们的“主心骨”,接下来就是如何率领村民发展经济了。

  乡村振兴首先就是产业振兴,这似乎是包括刘龙玲在内的所有基层干部的共识。许岭社区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刘龙玲接手时甚至还是个“负数”。压力就是动力,刘龙玲没有抱怨,也没有迟疑。他首先将社区旧址平整出来建起篮球场对外发包,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也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2017年将辖区一口废弃池塘填起来,开始拟做停车场,后经论证车子少产生不了经济效益;后经支村两委集体讨论,决定建设一个农贸市场,第二年市场建起来后,30多个摊位抢购一空,不但一下子解决了30多户人就业,而且极大方便了菜农卖菜,也较好地激发了农民种菜的积极性。仅此一项,村级集体经济年增收30万元。该村团结组70亩退耕还林项目待开发,刘龙玲亲自过问、积极协调,拟建花卉苗木基地,预计到时村级集体经济年增收20万元,还可以解决数十人就业问题……

1655293274(1).png

  近年来,在刘龙玲的带领下,许岭社区狠抓支部建设,定期发展党员,利用“三会一课”丰富党员活动,积极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探索经济发展新路子,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生态振兴方面,社区“一班人”敢作敢为,近年来建立起以学校为主体的生态减灾应急避难场所5个,被评为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在文化振兴方面,社区紧紧抓住许岭灯会这一省级“非遗”项目做文章,进一步加强文旅体融合,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我们将大力挖掘整理许岭灯会这一非遗文化,让文化遗产真正融入现代生活,增强百姓的认同感归属感。让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使父老乡亲既‘富口袋’又‘富脑袋’……”谈起未来,“兵支书”刘龙玲信心十足。(通讯员 王宇平)

责任编辑:陶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