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元:义救落水儿童 不留姓名留美名
宿松融媒讯 “为张松元老师点赞,向张老师学习!”6月30日,实验中学语文教师刘军在学校微信工作群里发布一篇题为《那个天天来得最早的老师》的文章后,老师们纷纷为该校张松元老师点赞。
大家为什么点赞呢?仅仅是因为他到学校最早吗?其实“天天来得最早”还是有来历的,在这背后还隐藏着另一个感人的故事。
原来,今年6月7日,全国高考第一天,中午一点半,烈日当空。实验中学考点门前,人民路上行人稀少。三条考生通道的两端,实验中学共青团志愿者小分队正在学校门口开展为高考学生服务的志愿者活动。考点所有工作人员都在紧张而有序地准备迎接高考的考生。这时,耳边突然传来一名志愿者的说话声:“我们学校扬帆楼五楼那个老师在龙湖公园救了一个落水的小男孩,就是不肯给人家留个姓名……”一石激起千层浪。“什么时候的事?哪个老师?”一句话引起了许多人的高度关注。“就是昨天晚上,我跟奶奶去龙湖公园散步,亲眼所见!救起那个小男孩后,人家撵着问,他就是不肯说自己是谁。急得我差点就要上前去喊声‘老师好’了……”“到底是哪个老师哒?”大家都有些着急。“我也不晓得他叫什么。反正就是那个天天来得最早的老师哒!”“哦!是他呀”几个同样来自教学楼五楼的志愿者们异口同声地应答。经打听,志愿者对话中所说的那个老师就是该校数学教师张松元老师。
据了解,6月6日夜七时许,张松元领着孩子来到龙湖公园游玩。广场边的湖岸修整得笔直,偶有几块大石头露出水面,这里成了孩童玩耍的乐园。几个孩子正在那儿玩水枪。也许是因为你推我搡,也许是因为脚下湿滑,也许是因为汲水时水枪失手掉落水中,慌忙去捞,一个小男孩不知怎的就俯身栽进了湖水中!虽然台阶旁的湖水并不深,但小男孩是面朝下整个脑袋都没入了水中,无法呼救,只有手脚在拼命扑腾、拼命挣扎。也许是因为游戏的吵闹声过于喧哗,边上竟没有人听到水中的异响!也许是因为孩童成堆挡住了视线,守在台阶上的家长们竟没有人发现水中的异样!也许有小伙伴看在了眼里,但更可能的是年幼的他们并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眼看着落水小男孩扑腾得越来越无力,挣扎得越来越绝望,窒息只在分秒之间……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一道黑影闪过,从孩子堆里拨出一道缝,一脚跨进湖水,一手拽住孩子汗衫,一手托住孩子胸口,使劲一提,先让孩子头部露出水面。再一起身,就将孩子整个儿抱起来了!他让孩子趴卧在两臂间,转身站定,一步跨上岸,三步并作两步迈上台阶……呛出几口湖水的小男孩明显受到惊吓,一边哇哇大哭,一边大声喊着奶奶。小男孩惊天动地的哭喊声,引来众人围观,人们这才开始意识到发生了什么。过了大概一分钟,才见两个六十上下的老奶奶挤破人墙,走到跟前。其中一个老奶奶恐怕也是受了惊吓,一把拖过孙儿,一巴掌拍在孙儿湿漉漉的屁股上,一边破口大骂起来……众人忙劝道:“将莫要打哒!先带回去洗个澡、换个衣裳,再慢慢教育……”另一个老奶奶则一脸后怕,忙不迭地自责起来:“都是我该死!非要拉着侬讲个不歇!走!走!走!快滴!快滴!坐我电瓶车,我送侬回去!得于(多亏)这个好小伙子!一是真出滴啥事,我家老儿还不把我拖到这里淹死……”众人纷纷给张老师投来敬佩赞赏的目光。救人的好小伙子一边招呼自家的孩子,一边脱下皮鞋,倒掉鞋子里的积水……“小伙子,小伙子,侬是哪里人?救了我家孙子的命,我要叫我家儿子上门去说声感谢哒!”原来是刚刚那个老奶奶又折回来了,要打听救她孙儿的好心人是谁。“这点滴事,真不用!侬带孙子回去,一会夜风吹着……”好小伙子一手提起皮鞋,一手牵着孩子,边说边起身离去……殊不知,这一幕恰好被一名实验中学一名学生看到,但她并不清楚救人者的姓名,只是因为在同一楼层“抬头不见低头见”快一年了,所以认得他是学校里一名老师。经过反复“指认”,这名中学生终于百分百确定,那天晚上在龙湖公园救起落水儿童的“好小伙子”,正是实验中学811班班主任张松元-那个天天来得最早的老师!
张老师总是早早儿来到学校,早早儿守候在教室里,督促值日生打扫卫生区,指导孩子们清点上交作业,组织学生干部带读英语……别的孩子只知道他是那个天天来得最早的老师。
80后“好小伙子”张松元心细如发,眼疾手快,义救落水儿童,做好事不留名,用实际行动传承“好人精神”,发扬“好人作风”,一时在学校里被传为佳话。
“张松元老师做好事不留名是雷锋精神最朴素的体现。我们学校一年又一年辉煌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这种‘好人精神’的薪火相传与发扬光大。因为,只有做好人,才能育好人!”了解到张老师的好人事迹后,该校负责人虞天赐骄傲地为他的“好人精神”点赞。(通讯员 吴金旺 刘军)
责任编辑:融媒体中心 朱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