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热点 > 风采 >正文

安刚:技高为厨 德高为范

【 字体:    稿件来源: 公安局  作者:    时间:2021-03-09 17:24:03   

  融媒体讯 常言道“世间行道千万种,数起勇敢最厨师,刀山火海他不怕,酸甜苦辣他品尝。”在孚玉镇就有这样一位技高、德高的居民,他就是安刚。

  安刚,出生于1974年12月。说起安大厨,邻居们都竖起大拇指表示佩服,因为他天生听力三级残疾,导致他耳朵特别“背”,说话也是含糊不清,但是他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掌握了一套娴熟烹饪技术,成为孚玉山宾馆的一位“名厨”,精通湘菜、川菜、徽菜、粤菜等菜系,尤其擅长宿松本帮菜。

  撑着灶台做菜不嫌累

  “安厨师是我们宾馆的老职工,每天起早摸黑,兢兢业业,从不叫苦不叫累;凭他的技艺,在外面城市大酒店至少可以拿8000块一个月,他却坚持在我们宾馆一干就是16年,拿着我们县城的工资标准。他不图名利,一心为单位奉献,为别人着想。”孚玉山宾馆党支部书记胡久说。

  每到节假日旺季,来孚玉山宾馆办酒宴的顾客比较多,这时宾馆格外繁忙,安师傅每天总是提前来后厨准备一天的炒菜工作。一天,一位同事看到他一只胳膊撑着灶台,另一只手拿着炒菜的铲子勾着腰努力地炒菜,便调侃道:“安师傅还学会偷懒了,用胳膊撑着灶台炒菜呢!”他哪里知道,安刚身患痛风,不能久站。而他每次一站就是两三个钟头,实在站不住了就用胳膊撑着灶台继续炒。“停下来不行啊,春节期间顾客多,前面服务员都在催,不能让顾客等太久了。”安刚面带憨笑,用不太利索的话说。

  “安师傅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为人忠厚老实,一闲下来便钻研各种特色菜系,我们都喜欢和他搭伙。”这是同事对他的评价。

  悉心照料瘫痪父亲十二年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安师傅没有选择离开宿松去大城市闯荡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自己的父亲。2008年以来,他父亲因为脑溢血一直瘫痪在床,无法自理,便承担起照料父亲的责任。

  每天上班前,安师傅都要为父亲擦手洗脸、喂饭喂药,然后匆匆骑上电动车去上班。晚上下班回家,他又要为父亲翻身擦洗、换上干净衣服,还倒屎接尿;无论多晚,他都会先将父亲擦洗干净,然后自己再去洗漱。有时老人不小心将大小便拉在床上,如果不及时清理个人卫生,就会生褥疮,他还要克服种种困难,为父亲洗澡。轮到休息,安师傅就将父亲推出来晒晒太阳,剪剪指甲。

  12年来,安师傅始终如一地悉心地照料父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人之行,莫大于孝”的传统美德。

  安师傅十二年如一日照料父亲的事迹,在孚玉山宾馆传为佳话,大家都对他敬佩不已,并把他作为学习的榜样。

  不计前嫌照顾患病前妻

  因为听力残疾,安刚的婚姻也受到了影响。他的前妻在多年前与他离婚,离婚后他带着女儿相依为命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

  2015年他得知前妻身患癌症,他放下以前的不愉快,毅然去医院看望生病的前妻。当看到昔日爱人瘦骨嶙峋,安刚这个坚强的六尺男儿流下了心疼的眼泪,他决心照顾这个伴他走过青春岁月的女人。前妻在县人民医院住院期间,他一有空便去医院送饭,陪前妻聊聊天,还叫女儿去照顾生病的妈妈。面对亲戚、邻居、同事的不理解,他只是憨憨一笑,没有解释,就这样直到2016年前妻去世。

  在金钱至上、世风日下的当下,安刚,一个听力残疾的厨师,虽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可他用自己的责任心、爱心、孝心为社会所传递的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尊老爱老的良好风气和正能量,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厨师、一位爱人、一个好儿子的优秀品质,这不就是身边最好的道德模范吗? (通讯员 孙春旺 王芳)

责任编辑:融媒体中心 汪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