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热点 > 风采 >正文

挥洒平凡的汗水 砌筑多彩的人生

【 字体:    稿件来源: 融媒体中心  作者:    时间:2021-01-29 16:04:19   

  ——记全国优秀农民工吴先干

  融媒体讯 虚心好学、勤奋刻苦,他于岗位上不断深造进取,磨练内功。

  勤勉工作、钻研业务,他精心打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品质优质的工程项目。

  乐于助人、急公好义,他带领班组攻坚克难,努力提升工作技术水平。

  1月6日,在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的全国优秀农民工和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表彰大会上,安徽亿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砌筑工、砌筑组组长吴先干荣获“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日前,记者在亿达世纪新城二期项目施工现场见到吴先干。

  “攒着股劲,一定要学会”

  今年47岁的吴先干是凉亭镇三德村人,16岁起,他就赴山东青岛、浙江舟山等地打工,从事砌筑工作。“我只有小学文化水平,那时候就从小工做起,很辛苦,挣得也少,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吴先干回忆道,“我想着只做小工不行,得学专业技术。周围人都说我不行、学不会,我心里不服气,攒着股劲,一定要学会。”

  边做边看边学。吴先干一边默默做事,于工作中摸索经验;一边自学文化基础知识,不断给自身充电加码。“我本身文化底子薄,学习起来很吃力。但是有句老话叫‘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不懂就多看多背多花功夫。”谈起自己的学习之路,吴先干感慨道,“砌筑就是个难者不会、会者不难的活,我经常凑到有经验的老师傅身边,看他们怎么干,逮着机会就去向他们请教。想要有更长远的发展,只会砌筑这项手艺可不行,之后,我又开始学习图纸。”

  从小工到专业砌筑工,再到施工经理,吴先干就靠“攒着股劲”,2013年取得了建筑行业类助理工程师证书,2014年顺利通过住建部门的安全员考试并取得资格证书。2017年,在安徽省“建工杯”农民工职业技能大赛中夺得砌筑工个人三等奖。2018年,在全县首届建筑业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荣获“宿松县技术能手”称号。2019年他荣获了“安庆市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只要勤劳苦干,一定能有回报”

  走进吴先干10余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几张桌子拼接在一起,大四开的建筑图纸厚厚堆叠着,每一张他都详细写上红色批注,计算器摆放一旁,演算了整页稿纸。

  “工地上只有少数几个人会看图纸,我会在开工前仔细研究,在模糊的地方进行标注,心里有数了之后,就去给他们放线。”吴先干一边演示一边说道,“砌筑是个细致活,做一面墙之前要先放好线,你看,线可以帮助确定每块砖水平的高度,横平竖直嘛,不然一面墙做的七扭八歪的那可不行。”

  2016年,吴先干因意外事故伤了腿,住院二十余天,出院后卧床休养了近一年。妻子陈景秀很是心疼,几次劝他放弃这个行业,他总是摆摆手拒绝:“16岁入行至今,瓦刀拿起来就再也放不下了。”

  身体恢复后,吴先干又扎进了工地里,这次,他带着妻子一起吃住在工地上。“他最是吃苦耐劳的人,干活细致专业度又高,有他在工地上把关,我们都很安心。”工友石利兵说道。

  31年间,从一个项目现场到另一个项目现场,无数次的磨炼和锤打,让吴先干的技术越来越娴熟。一手拿砖,一手抹泥,瞄准标准线放下砖块,铲子轻敲,让砖块和水泥间的空气尽可能排出,最后将砖块边缘多余的水泥刮掉,整个过程干净利落、一气呵成。

  “干一行,爱一行。只要勤劳苦干,一定会有回报。”抱着这样的信念,吴先干做出了一个又一个品质精良的工程。2014年,他负责的二郎初中教学楼工程被评为安徽省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2017年,他负责的亿达世纪城砌筑工程被评为我县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基地,并被授予宿松县“升华杯”质量奖。

  “想让大家一起富起来”

  “老吴最是个乐于助人的人,工作上、生活上,谁有个困难,他都会去搭一把手。”“老吴话不多、活不少,别人有哪里做得不好的,他从不藏私,都是手把手地教。”提起吴先干,工友们无不啧啧称赞。

  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农民工代表,吴先干深知他们生活的不容易,总是帮助身边的农民工学技术、揽业务,向他们传授经验。贴错的瓦片、砌歪的砖墙,他总是默默推到重新做好后,再细致地跟工友们一一讲解,让他们对照着自己的样板来做。

  “我不像别人那样能说会道,于是我就砌好一面墙给他们打样,再在一旁指导。”吴先干说,“想让大家都熟练地掌握这门技术,想让大家一起富起来,日子过得好起来。”

  在吴先干的带领下,先后有11名农民工考取相关资质证书,成为建筑技术工人。他最多时一次性带领30多人组成专业分包队伍承揽工程,为工友们脱贫致富奔小康加油助力。(融媒体记者 杨浔)

责任编辑:融媒体中心 汪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