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热点 > 风采 >正文

“十三五”宿松十大经济新闻人物候选人——石建洲

【 字体:    稿件来源: 融媒体中心  作者:    时间:2020-11-26 10:10:00   

  石建洲(安徽和顺置业有限公司)

  石建洲,男,汉族,安徽宿松人,1964年5月生。

  1980年至1992年外出务工经商;

  1992年任安庆市金龙装饰材料公司总经理;

  1993年至1995年在安庆师范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学习;

  2002任安徽和顺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4年任安徽美螺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9年任安徽和顺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8年至今任安徽和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事迹材料

  石建洲,从一个平凡而又普通的农村青年、一个地地道道的草根农民到民营企业家,四十年的创业生涯,他凭着对人生不懈的追求谱写了不平凡的四十年风雨历程。

  1980年,年仅16岁的石建洲初中毕业后外出学艺谋生;1985年开始经商;1992年,趁着改革开发的春风进城创业,注册了宿松县工贸区第一家民营企业——宿松县金龙装饰材料有限公司。通过半年的磨炼、学习、摸索,石建洲公司终于自行研制出了第一款新产品——“自动卷轴式窗帘”,这在当时还填补了华东地区装饰行业的一项空白,荣获“苏州国际家用精品博览会金奖”“宿松县科技进步二等奖”。公司又相继开发出“玻璃钢复合材料”“建筑装饰材料”等三大系列20多个新品种,被授予“安庆市民营科技企业”。

  1998年,石建洲投资规划建设宿松县首个民营商业一条街——金龙装饰城。2002年,石建洲注册成立了宿松县首个房地产开发公司——安庆市金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11年更名为安徽和顺置业有限公司。公司先后开发了宿松县首个别墅花园小区——“钱家山花园”,宿松主城区第一个空中花园——“龙鑫商城”,宿松县首批小高层——“和顺阳光城”,宿松经开区振兴大道首个17层高层建筑——“和顺龙山书苑”,合作开发了宿松县最高商品房小区——“和顺松兹府”及安庆市“和顺盛晟阳光家园”。

  自1998年至今,公司累计开发楼盘6个,开发面积近60万平方米,经石建洲开发的楼盘无一起业主投诉,无一起安全质量事故,得到了行业和业主的认可。他在行业里的管理经验也得到了同行们的认可,并当选为宿松房地产协会首届会长。开发项目分别荣获县“升华杯”、市“用户满意工程”奖“省级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小区”。

  “和顺”品牌也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同,和顺公司也发展成为宿松县首家二级开发资质企业,宿松县房地产开发协会会长单位。公司先后获得省“优秀诚信企业”、省“优秀品牌房企”、市“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市“百强企业”、县“纳税大户奖”、爱心企业奖”“扶贫先锋奖”“企业转型升级奖”等荣誉称号。

  2002年,宿松县积极响应安徽省委、省政府建设县域工业园区、实施工业强县的战略,在县城西北区域(县老茶厂)规划了县工业园区(后升格为经济开发区)。为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工业强县的号召,2003至2004年,石建洲在宿松刚刚规划建设的工业园区里率先征得20亩项目用地,建立标准工业厂房,成立安徽美螺建材有限公司,生产塑钢型材,成为当时首批进驻宿松工业园区的企业之一。

  经过两年的厂区建设和设备安装调试,塑钢型材项目于2006年正式投产,自主注册的“美螺”牌PVC塑钢型材商标在2010年被授予“安庆市著名商标”,2012年被授予“安徽省著名商标”,产品技术获得了11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公司也获得了很多的荣誉,2007至2010年,公司连续四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守合同重信用先进单位”;2010至2013年,公司连续四年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授予“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12至2016年,公司连续五年被中国人民银行授予“金融守信企业”;2009年被宿松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宿松县质量奖”;2010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小家”称号;2014年、2016年被中共宿松县委、宿松县人民政府授予“第十届宿松县文明单位”“第十一届宿松县文明单位”。

  在宿松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石建洲所创办的企业为城镇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积极解决社会劳动就业。累计营业收入超15亿,近五年(2016年-2020年,下同)营业税入合计13.14亿元;累计上缴税金近2亿元,近五年上缴税金合计8538.3万元。

  石建洲在事业刚刚有了点起色时,就尽力为乡亲们做一些事情,尽力回报乡亲们的哺育之恩,积极参与全县各项公益活动,多年来他累计捐款近300万元,近五年捐款合计100.42万元。

  他通过各种助学平台(县关工委、总工会、团县委等),先后资助了县内200多名贫困大学生。2015年他与合肥、深圳的宿松籍企业家们共同发起成立了“安徽省松兹教育基金会”并成为首届副理事长,三年来为基金会共捐资60万元,捐款改造家乡学校危房,在下仓镇认建了“留守儿童之家”。

  他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重大战略决策,主动对接凉亭镇三德村、夏家村、程岭乡纱帽村等建档立卡贫困村及贫困户。仅在“三柜一桶”活动中就捐款10万元。

  为建设美好乡村,改变村容村貌,提升乡亲们的幸福指数,他捐款整治家乡村庄建设,修桥修路。

  1998抗洪、2008地震、2016洪灾、2020抗疫,他都主动率先捐款捐物。每年向孤寡老人、当地敬老院、特困职工捐款捐物。

  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他清醒地认识到:作为真正的现代企业家,应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他从媒体、书籍、市场上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中还多次挤出时间自费到安庆师范学院学习经济管理,参加在中央党校举办的乡镇企业家和管理干部培训班。获得了高级经济师、高级经纪人等多项业务职称。本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立足根本、着眼未来”的信念,对他而言,永不停息的追求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行动的指南……

责任编辑:融媒体中心 汪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