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好教师 育人三十载
本网讯 从教已达30年的他,实在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三十年来,他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将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将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乡村的孩子们,在敬业奉献之路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他就是我县破凉初级中学的周川老师。
赤子之心 守望教育
1989年,从安师大政教专业毕业后,周川带着梦寐以求的夙愿回到家乡,追寻热爱的教育事业,一干就是三十载。三十年来,他把全部的心血倾注到教书育人中,不逐名利,不贪荣华,始终坚守在教育的第一线,以一颗赤子之心浇灌祖国的“花朵”。
“我是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我知道从农村走出一个孩子有多难,我只想尽我最大的努力,让更多的孩子走出乡村,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周川说,这就是他当老师的初心。无论是刚走上教育岗位还是如今已过天命之年,周川都用自己勤勤恳恳的工作,日复一日的坚守践行着他的初心。他用自己瘦弱的身躯为孩子们推开知识的大门,让他们尽情地翱翔。一个学生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周老师的言传身教,像春雨润物细无声。老师甘当绿叶,把我们当红花托起。
如今,周川曾经的同事,有的调到城里的学校教书,有的转行做起了生意,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当问到他是否羡慕时,周川说:“人人都希望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
其实,周川不是没有调动的机会。2005年下半年新学期即将开学之际,他突然接到学校办公室电话,说是学校考虑由他接手原701班的班主任。这个班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成绩位次靠后,跟其他班级相比差距不小,学生基础较差。受命于危难之际,他想都没想就接下了这幅重担。就在走马上任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传来,县内某重点中学想把他选调过去。一边是教室里一双双渴望的眼睛,一边是难得的调动机会。周川没有丝毫的犹豫选择留了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07年中考中,这个班成绩突出,还出了个全校状元。
“您当初错过了这样的一次机会,现在感到遗憾和后悔么?”他摇摇头,笑着说,“不,我不后悔。我觉得我当初的选择是对的。因为这里的孩子更需要我!”
不计较个人得失、心怀赤诚,以自己的淡定从容守望着乡村教育的一片天,周川受到了学生、家长和同事的一致好评。多次被评为宿松县中学政治学科骨干教师,2018年被评为安庆市第四届中学政治骨干教师,今年又喜获第二届“宿松最美教师”称号。
恪尽职守 青春无悔
三十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间,但在人的一生中却是漫长的。在乡村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周川恪尽职守,殚精竭虑,教书育人,无怨无悔地奉献着。
三十年来,他任劳任怨,潜心于教书育人,每天比学生起得早,睡得晚,长年累月的高负荷工作。周川的同事说,周老师不抽烟不打牌不喝酒,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教育教学上面,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了学生身上。
即使生病也不能让周川离开他热爱的三尺讲台。一次长时间的感冒发烧,久拖不愈导致扁桃体脓肿。医生要求做扁桃体摘除手术。他极不情愿地请了假去做手术。做完手术没过几天,因不舍得耽误孩子们的学习,又回到了他热爱的三尺讲台!喉咙发不了音,他就用粉笔在黑板上板书,用手势同学生们交流。每天晚上下晚自习,他查过寝室,确定孩子们都熟睡了,再“偷偷”地去医院打点滴。
还有一次,周川骑车不慎摔倒造成左膝关节髌骨骨折,医生建议手术治疗。但他却恳求医生给他打石膏,进行保守治疗。“当时医生要我住院,说我这毕竟不像年轻人,恢复没有那么快,要静养。我哪管得了那么多,我在这住院,班上的孩子怎么办!”说起当时的情形,周川面带微笑,“打上石膏我就要回学校,我妻子和儿子都劝我在家休养,我也拗不过,最后算是互相妥协了,他们同意我回校,我答应回校后躺床休养几天。”就是躺床休养的这几天,周川也没闲着,积极与班上的授课老师沟通,每天找到值日班干详细了解班级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动态,精心布置班级工作。在床上躺了仅仅几天,他就不顾医生告诫,不顾自己即使拄着双拐也依然走动艰难的左腿,咬牙走进了教室,站在了班级的讲台上。
春耕秋收,润物无声。周川用“铁人”般的精神辛勤耕耘着,也收获了一串串硕果,他所带的班级在中考中屡创佳绩。
父爱情怀 亦师亦友
周川说,“作为一名班主任,只要有爱心,班上是不会有‘差生’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教育需要静等花开!”在他眼里,学生从来没有优劣之分。
有个叫王鹏的学生,刚进班的时候因为几次测试成绩都不太好,整个人很不自信。上课时总是低着头,不敢抬头看老师,课余也总是坐在座位上发呆。周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一直在想怎样让王鹏重拾信心。通过一段时间观察,他找到了这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班会课上,周川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夸奖他。一段时间之后,王鹏变了,上课敢抬头了,下课后也会跟周围同学交流。在一次自由活动时间,班上男女生打擂台比赛唱歌。王鹏更是毛遂自荐担当男生领唱的重任。
在学生心目中,周老师是一个具有爱心的人。现在已经研究生毕业了的吴春香同学是周老师引以为傲的学生。小女孩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周末回家除了要完成学校里的作业,还要帮妈妈干农活,分担生活的压力。这让周老师很心疼。他经常给小女孩加油打气,并在生活中给予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小女孩也很争气,发奋努力,考上了程集高中,还不忘经常回母校看望恩师。
周川把无限的爱与关心都给了他的学生,可他却说,我只是为孩子们做了些我应该做的,这没什么好说的,比我做的好的老师还有千千万万。
拳拳赤子心,浓浓园丁情。三十载春夏秋冬,三十载风雨兼程,周川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农村的莘莘学子。在三尺讲台的方寸之地,他用无私奉献的精神,用全部的心血哺育着一代代新人,改变着许许多多孩子的命运,就像一盏不灭的明灯,照亮了每一个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通讯员:周田)
责任编辑:融媒体中心 丹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