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民兵应急分队展风采
——宿松县2019年度民兵应急分队综合演练速写
5月20日上午,安庆市国防动员训练基地大操场上,人头攒动、队旗猎猎、鼓乐声声、迷彩翻腾,主席台前,标有“宿松县2019年度民兵应急分队综合演练”字样的横幅格外引人注目,180余名民兵应急队员集结此地,正在向安庆军分区首长进行本次集训汇报演练。主席台下,擒敌拳、班战术、警棍盾牌、地震救援、抗洪抢险和森林灭火方阵一字排开,准备完毕。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演练拉开序幕。
飒爽英姿“擒敌拳”
“武艺练得精 才算合格兵”。今年民兵应急分队开训以来,宿松县全体参训民兵本着爱军习武、勇争第一的优良传统,刻苦训练、团结协作,练就了一身擒敌过硬本领。随着教练员“擒敌拳分解练习”口令,队员们拉腕砸肘、击腹别臂、踢裆击头……目光犀利、喊声震天,忽而上踹下砸、忽而横踢鞭打、忽而马步侧击、忽而身后制敌……一招一式、反映敏捷,引起围观群众的阵阵喝彩,更赢得了台上观摩领导们的阵阵掌声。
自救互救“班战术”
为履行民兵应急队伍“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职能,本次集训,宿松县人武部从打基础、强技能、练指挥着手,紧紧围绕综合应急这个课题,突出基本技能的连贯演练。“班战术”就是锤炼民兵自救互救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此刻,全班9人端着仿真冲锋枪忽而横向前进、忽而纵队出列、忽而呈倒三角形……坐、跪、跨、跃、转,身手敏捷、反映快速,用低姿、高姿、侧姿等不同战术通过障碍,最后顺利点燃“雷管”,成功爆破敌方障碍物。此时,观摩场地再次传来雷鸣般的掌声。
防爆警棍盾牌操
“上挑下切!”
“左挡抡扫!”
随着指挥员洪亮的口令响起,40名参训民兵手持警棍盾牌,拉开了警棍盾牌操的汇报演练。只见他们一会儿戳刺、一会儿前防,一会儿横挂、一会儿下砸,行动之快捷,让人目不暇给。警棍盾牌术是结合实战需要组成的攻防综合动作,可以提高民兵应急分队处置突发事件的战斗力。参演民兵昂扬的精神、整齐划一的动作,繁杂的队形变换赢得了观摩首长和群众的阵阵掌声。
抗震救援显神功
“抗震救援分队,宿松县A地发生6.8级地震,D村房屋倒塌严重,有村民被困,命令你们火速奔赴现场,展开救援!”演练现场,响起了联指中心指挥员洪亮的命令声。地震救援分队紧急集合,跑步前进,迅速抵达“地震”现场。演练模拟地震废墟里有被困人员,大家立即展开营救。搜索组立即用雷达生命探测仪进行搜索,不一会儿就已经确定被困人员具体位置。紧接着,第一行动组马上启动破拆装备,清除现场坍塌物、破拆汽车,营救被困群众。此时,切割机、挖掘机、液压顶都开动起来,一时间机声隆隆、人声嘈杂,人仿佛真的置身抗震救灾现场。现场的民兵,服从命令,破拆的破拆、清障的清障,虽嘈杂而有条不紊。不一会儿,传来了行动组的声音:“报告,被困人员已成功救出……”现场再一次传来雷鸣般的掌声!
抗洪抢险保民安
接下来,演练进入了第五个环节:抗洪抢险。演练模拟宿松县二郎河东南破凉段出现大面积滑坡险情,请求宿松县民兵抗洪抢险分队前往支援。参演队员迅速集结,很快受领任务:第一组,人工开凿;第二组,植桩;第三组,构筑子堤。一时间,铁镐抡起来,木桩抬起来,土袋扛起来,按照分工,大家迅速行动起来。为了提高效率,植桩固基组采用机械植桩和人工植桩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只听机声隆隆,几根又长又粗的木桩几分钟就钻进了坚硬的地面,在人工植桩的配合下,2列20根分别长1.5米、直径约0.2米的木桩全部植入地面并被捆绑固定……。一旁,构筑子堤组队员正在玩命垒坝,肩扛土袋的民兵挥汗如雨、健步如飞,挖土的民兵躬身操作,不辞辛劳,他们,就是要把宿松民兵最光彩的一面展示给首长和群众,亮出“平时是民,战时是兵”的风采,践行“哪里有险情、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活跃着我们宿松民兵的身影”的诺言!
奋勇当先“缚火龙”
宿松县森林、山场较多,极易发生森林火灾。这不,联指中心接到民兵信息员报告:“孚玉镇龙山出现火情,请迅速派兵处置!”
这是本次综合演练最后一项内容。
灾情就是命令,现场30名民兵森林灭火队员迅速集结,有的身背风力灭火机,有的拿着铁锹,有的扛着扫把,任务分工明确,大家迅速行动起来。
现场,烈焰腾空,一堆干草被喷上了汽油并点燃,加之演练当日刮起了大风,这无疑给参演的民兵队员增加了扑火的难度。但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一定要演示出宿松民兵的风采”成为大家的共识。风力灭火机先上!只见10名民兵熟练开足风力,按照操作要求对准火头猛吹……火焰刚压下去,手持扫把的队员立即上前,扑灭柴火的余烬;拿锹的队员则围绕四周,斩断火星蔓延的路子……,整个灭火过程科学有序、井井有条,紧张刺激,看得周围的群众时而紧张、时而舒坦,仿佛置身其中,直到不远处消防车子刺耳的鸣笛传来,这才把人们拉回到演练现场!
40分钟的演练,展示了宿松民兵顽强的作风、过硬的技能,也使在场的领导和百姓们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这支队伍在关键时刻一定能能拉得出、用得上、战得胜!(通讯员 王宇平)
责任编辑:融媒体中心 孙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