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幼儿园萌娃周末“打卡”宿松博物馆
宿松融媒讯 金秋十月,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探秘活动在宿松博物馆悄然上演。城关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化身“小小探宝家”,踏进这座承载千年文脉的时光殿堂,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文化漫游。

步入“文明溯源”展厅,黄鳝嘴遗址的远古生活图景徐徐展开。陶罐静立,石器泛光,渔猎与纺织的痕迹诉说着先民的智慧。孩子们踮脚凝望,稚嫩的声音此起彼伏:“老师,这是不是古人用的工具?”“他们是用石头打猎吗?”一个个问题如清泉叮咚。讲解员化身为故事使者,将“封国置县”的沧桑、“唐宋华章”的风雅、“明韵清风”的气度,编织成孩子们听得懂的历史童话,让厚重的土地记忆悄然扎根心田。

在柔和的灯光中,“镇馆之宝”——宋青白釉仙人吹笙壶静静伫立。仙人捧笙,神态安逸,衣袂仿佛随风轻扬。伴随着《列仙传》中王子乔吹笙引凤的神话传说,孩子们屏息聆听,仿佛听见了穿越千年的悠扬笙音。“它好像在唱歌!”一个孩子轻声感叹,眼中闪着光。在“宿松明清古城”沙盘前,小手指着蜿蜒的城墙与熟悉的街巷,惊喜地喊出:“那里是我家!”历史与当下,在这一刻温柔交汇。步入“山水丰碑”红色展厅,气氛庄重而深情。一幕幕革命场景,一个个英雄身影,通过雕塑与光影重现峥嵘岁月。孩子们安静地走过,用纯真的目光致敬不朽的信仰,心中悄然种下崇敬的种子。

旅程的尾声,是一场色彩与想象的盛宴——“柏龙华彩墨戏画”艺术展。水墨氤氲间,传统跃动出当代的节奏。孩子们或模仿画中人物的姿态,或热烈讨论画里的故事,笑声在艺术的空间里回荡。文化,不再遥远,而成了可看、可感、可玩的亲密伙伴。

这不仅是一次参观,更是一堂行走的育人课。宿松博物馆以“馆校共育”为桥梁,让文物开口说话,让历史变得可亲。孩子们用童真的眼睛丈量千年,用好奇的心灵连接家乡。这一程,是启蒙,是唤醒,更是文化血脉的温柔传承——在小小的心田里,已悄然萌发对故土的深情与对世界的向往。(通讯员 张晓培)
责任编辑:杨刘敏


您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