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热点 > 部门 >正文

仙人吹笙奏响千年 “宿小松”IP萌动出圈

宿松宝藏亮相全省博物馆“百大镇馆之宝” 宣传推介直播活动

【 字体:    稿件来源: 县文保中心  作者: 张晓培   时间:2025-08-26 16:58:40   

  宿松融媒讯 日前,由安徽省博物馆协会主办的全省博物馆“百大镇馆之宝”宣传推介直播活动迎来高光时刻。在万众期待的直播镜头前,来自宿松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宋代青白釉仙人吹笙壶惊艳亮相,与全省149件珍贵文物同台“竞美”,以一袭素雅瓷光、一段缥缈仙音,奏响了宿松千年文脉的清越之声。与此同时,融合地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文创IP“宿小松”首次走进安徽日报社直播间,以萌态可掬的形象圈粉无数,实现“文物+创意”的双向奔赴。

  仙人执壶吹笙,一曲千年未绝

  直播推介中,随着聚光灯缓缓亮起,这件国家一级甲等文物——宋青白釉仙人吹笙壶静静地展示在画面中,宛如从宋代瓷窑中走出的梦境。该壶身通体施青白釉,釉色清润如玉,光泽内敛;壶口开于仙人头部冠状饰物内,脑后发髻上有一只精致的蜻蜓饰物。从脑后到肩部,由两根并列的飘带巧妙地构成了壶把。仙人双手捧笙置于胸前,笙呈斜直形,中空的设计成了壶的流,笙的底部与仙人的口部之间,用一根弯曲的细吹管相连,让人不得不感叹古人构思的奇妙。仙人的身体便是壶体,简单几笔刻划纹就勾勒出了袍服的形状,下端的两圆点代表着双足,虽然简洁,却充满了灵动之美。

  “这件瓷器不仅是实用器,更是一件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艺术珍品。”直播讲解员深情地介绍,“‘吹笙引凤’取材于西汉刘向《列仙传》中王子乔吹笙凤鸣的神话故事。该壶将神话意象与生活器物完美结合,展现了北宋景德镇窑高超的制瓷技艺与深厚的审美意趣。”

  这件珍宝自1994年在宿松县城东郊出土以来,以其独特造型与完整品相脱颖而出,并由耿宝昌任组长的国家文物专家鉴定小组鉴定为一级文物中的国宝级文物,有着“瓷器国宝,唯皖无双”的美誉。此次借“百大镇馆之宝”评选东风,首次通过省级主流媒体直播平台面向全省乃至全国观众深度解读,短短两小时的皖中片区直播期间,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几十万,网友纷纷留言:“仙气十足!”“这才是真正的国风美学!”“想把‘吹笙仙人’请回家!”

  “宿小松”萌动登场,文化IP破圈传播

  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宿松县推出的原创文创IP形象——“宿小松”首次亮相省级直播舞台。“直播间的网友,大家好!宿松地处皖鄂赣三省结合部,八百里皖江之首,素有‘江南幅邑也、绣错三省间’的美誉。我们通过活化青白釉仙人吹笙壶的典型形象,打造宿松特色鲜明的品牌超级IP形象——‘宿小松’,用现代方式展示古老文化魅力,传递宿松文化气质……”随着一声清脆的问候,讲解员不仅带来了宿松县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介绍,还现场“安利”起宿松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号召网友为113号“仙人吹笙壶”投票助力,其活泼可爱的形象迅速俘获观众喜爱,相关表情包和短视频在社交平台迅速传播,掀起一波“追宝+追IP”的热潮。

  “我们希望通过‘宿小松’这个亲民、时尚的IP形象,拉近年轻人与博物馆的距离。”宿松县文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文物不应只在玻璃柜中沉睡,而应走进生活、融入日常。从‘吹笙仙人’到‘宿小松’,我们正在构建一条从历史到未来、从馆藏到生活的文化链条。”

  一票连古今,文明星火共传承

  据悉,全省“百大镇馆之宝”评选活动自8月8日启动以来,已吸引超百万网友参与投票与互动。宿松县博物馆“宋青白釉仙人吹笙壶”作为安庆地区重点推荐文物之一,目前票数位居中列。公众可通过安徽日报客户端专题页面,为这件承载千年诗意的宿松国宝投下宝贵一票。

  “每一次点击,都是对文明星火的传递。”正如活动主办方所言,这场覆盖全省的文化盛事,不仅是对文物价值的再发现,更是对文化认同的再凝聚。当古老的仙人吹响笙鸣,当现代的IP萌动出圈,宿松,这座深藏皖西南的文化小城,正以自信而创新的姿态,走向更广阔的舞台。(通讯员 张晓培)

责任编辑:姚翠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