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县系统治理黑臭水体 擦亮“民生实事”生态底色
宿松融媒讯 近年来,宿松县聚焦民生实事,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作为回应群众期盼、提升人居环境的关键抓手,以系统思维、科学举措扎实推进,取得显著成效。
日前,记者来到复兴镇幸福河治理现场看到工人正在进行护坡砖铺设、绿化种植等施工作业,部分已完工的河段显现出“水清岸绿焕新颜”的效果。复兴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胡祥表示,过去河道因周边污水直排成为黑臭水体,群众反映强烈,都说“幸福河,不幸福”。如今,“病根”被拔除后,沿岸已逐步呈现绿意盎然的亲水空间,附近居民纷纷点赞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幸福河。
据了解,幸福河治理工程2024年11月开工,目前已完成河道清淤4.65公里、新建污水管网2.7公里,硬质护岸和生态修复同步推进,整体进度达80%,预计今年9月底主体工程全面完工。安徽兹元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工程项目部经理宋磊介绍,项目通过“清淤疏浚+控源截污+生态修复”组合拳,彻底切断黑臭源头:沿岸雨污分流管网杜绝生活污水直排,4.87公里硬质护岸稳固河床防止反复淤积,沿河栽种乔灌木1200余株、水生植物5.4万平方米,草坪与草籽播撒面积合计23万平方米,生态浮岛和水草显著提升河道自净能力,保障河道水质长治久清。
“治理只是第一步,长治久清才是关键。” 安庆市宿松县生态环境分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余传猛介绍,幸福河是全县今年计划完成的2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中的最后一条。后续将纳入河湖长制管理体系,通过定期水质监测、沿岸巡查和垃圾清理,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确保水体不返黑返臭,真正解决群众‘家门口’的生态环境问题。”
从“掩鼻而过”到“亲水乐居”,幸福河的蜕变是宿松县践行“生态惠民”的缩影。下一步,宿松县将打造更多“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样板,让群众的幸福感在家门口“看得见、摸得着”。(融媒体记者 虞恒)
责任编辑:陶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