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点燃职业激情 技能铸就劳动荣光
宿松融媒讯 日前,宿松县人社局荣获2024年度“全县劳动竞赛先进集体”称号。据悉,全县共设工会组织1874个,获得此项荣誉的共10个单位,可谓“百里挑一”。这是人社系统精心组织动员广大企业职工参加劳动技能竞赛,全心服务促进劳动者技术技能水平提升,有力保障和谐稳定用工环境等方面取得的集体荣誉。
劳动最光荣,竞赛更精彩。近年来,宿松县人社系统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建立劳动竞赛工作机制。新一届工会委员会完善组织架构,配齐组织班子,完成工会独立账户的建立和运行,工会账户与系统财务账户实行分人、分账管理。局党组定期听取系统工会工作情况报告,召开局党组会、局长办公会研究工会工作事宜。出台《宿松县职业技能竞赛实施办法》,指引全县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开展,规范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行为。
人社局等相关部门以赛赋能、服务大局,搭建劳动竞赛比武平台。
“立足职能定位,将组织劳动竞赛与‘产业强县’深度融合,联合县总工会、各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及企业积极谋划参与各级劳动技能竞赛。”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
技能比拼显身手,劳动竞赛展风采。人社局选派的美容美发选手孙中华在安徽省乡村振兴专项职业技能竞赛暨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铜奖”,同时在美容美发行业技能竞赛暨全国美发美容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安徽选拔赛中获得“三等奖”。安徽伊织莉服饰有限公司凌美兰、安徽天之泓服饰有限公司李玉良两名选手在皖鄂赣毗邻地区“三省六地”人才发展联盟纺织服装人才大会暨安庆市纺织服装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分别获得大赛服装缝纫工种第一、二名佳绩,选手凌美兰还得到县政府主要领导的亲切接见和慰问。同时还举办两期企业家特训营,组织县内电子元器件行业企业、乡村旅游企业到宁波大学、池州学院等高等学府学习深造。
“产业工人从车间到大学的路,不但走通了,走得更远了。学习热情提高的同时,个人素养及价值获得巨大提升。”一位乡村旅游推荐官说,“免费上大学”给农民工、产业工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了提升自我的空间,受到了广大一线劳动者的热烈欢迎。
在宿松,更多人从班组车间到大学课堂,不仅是圆梦,更是梦想的新起点。
“社会发展迅速,知识不断更新,唯有持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才能越老越香、不可替代。”一位电子企业青年职工说。
激情燃烧梦想,劳动铸就辉煌。宿松人社系统努力做好服务、注重培育,提升广大职工劳动技能。
数据显示:2024年,全县共计引进青年人才1082人,发放菁英学子生活补贴105.45万元。同时有序开展全县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审核全县专技人员职称申报878人,向省市推荐9名乡土人才参与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积极推进全县高层次人才线上认定工作,累计认定高层次人才2014人,落实跨区域职称互认政策,为外省来宿松工作的专技人才办理职称互认29人次。围绕16-65周岁灵活就业或未就业人员以及园区企业职工大力实施职业技能培训行动计划,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合格3467人,其中,开展农民工培训合格2251人,开展企业员工岗前培训和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565人。全年培养技能人才1193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20人。按规定发放技能鉴定补贴、技师和高级技师技能提升补贴合计10万元。
以竞赛为荣,以技能压身。人社系统规范检查、公正执法,营造和谐稳定劳动环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推广运用‘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逐步完善劳动纠纷多元化调解机制。”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开展以欠薪隐患排查和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检查,新开设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41个,累计发放工资3.18亿元。与此同时,会同公安、市监等部门摸排辖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劳务派遣单位等各类用人单位106家,打击非法用工违法犯罪行为。积极组织集中开展2024年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和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工作,参与企业376户,推荐并评定市A级企业30户,市示范企业16户。全年受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申请103件,涉及金额452.05万元,其中调解70起,裁决33起。
“全面推进高质量就业,多举措促进职业技能提升和就业市场发展,助力实现‘能就业’和‘就好业’的目标。”宿松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讯员 余成科 司舜)
责任编辑:李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