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普”工作有序进行中
宿松融媒讯 10月23—25日,宿松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队到隘口、河塌、凉亭、二郎等乡镇,穿行于乡村田野、高山荒林、房前屋后,用双脚丈量大地,用双手触摸历史,摸清我县文物资源家底,守护历史记忆。
普查员运用无人机、RTK、手持采集终端等专业设备进行勘查、拍照、测量、定位等,对文物数据和相关资料进行采集和登记,在实地调查文物现状基础上,并结合“三普”资料,对文物的位置、保护级别、年代、权属、保存状况等基本信息进行核实,核定文物本体边界。
三天时间里共普查文物26处,而截至10月25日,复查“三普”文物143处,调查新发现文物7处。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已进入实地调查攻坚阶段。下一步,县“四普”工作队将进一步提高工作标准,继续做好全县境内地上、地下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调查,加强对文物空间位置、保护级别、文物类别、年代、权属等情况的数据采集工作,确保普查结果全面客观反映全县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状况。同时,还将进一步加大实地走访力度,切实做好文物线索征集工作,推进普查工作走深走实。(通讯员 刘晓斌)
责任编辑:陶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