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人才回归“聚宝盆” 安居乐业展新篇
宿松融媒讯 宿松县,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正经历着一场人才回归的热潮。在新时代的推动下,宿松热情拥抱变化,致力于打造一个让人才安心扎根、施展才华的理想之地。
“尽管大都市的生活令人向往,但我对家乡的情感牵挂始终如一。”宿松县乡园禽业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尹敏满怀激情地分享着自己的回归之旅。“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进步和县政府对人才的重视与支持,我坚信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如今,乡园禽业已成长为一家农业产业化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近年来,宿松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和中央、省委、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迎来了人才回归潮。他们有的是科研领域的佼佼者,有的是业界精英,他们的回归,无疑是对宿松日益完善的人才政策和生活环境的有力回应。
趾凤乡南冲村贺志伟用一棵“仙草”石斛带动增收,河塌乡安元村陈黄虎将小鸡蛋“孵”化为富民大产业,“90后”青年余龙文旅装备产业位居全国前列……宿松正加快引导在外人才回归,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活力。
集聚全县力量,把人才引进来。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宿松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由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带队开展“双招双引”活动,各部门深入推进,广泛对接大院大所签订政产学研合作,推进科研成果在宿松转化,引进一批柔性人才为县域发展贡献才智。2023年,县级党政领导带头外出开展招才引智活动61次,新签约项目27个,总投资额128.37亿元,全县上下组织开展专场人才招引活动212次,招引大学生人才2152名,技能人才1696名,签订政产学研合作协议27个,引进创新创业团队9支,引进高层次人才67人。
激发载体活力,让人才强起来。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宿松着力加强平台建设,助力人才培养,聚焦主导产业引进人才、培育人才,为各类人才提供交流互动平台。2023年,牵头组建“皖鄂赣毗邻地区三省六地人才发展联盟”,联合举办联盟“青年人才帐篷节”、端午人才活动等“春、夏、秋、冬”四季人才活动。强化人才、科技多方交流合作,创新设立了皖鄂赣毗邻地区“三省六地”人才发展联盟生命健康高层次人才工作站。重点企业和团队荣获省第十批“特支计划”创业领军人才称号、2023年安庆市首届“宜城创新创业团队”项目大赛一等奖。成功申报了3个省级引才资助项目、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组织开展人才交流活动67场。
营造爱才环境,让人才留下来。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宿松持续完善待遇保障政策,厚植爱才敬才土壤,深化党政领导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出台《宿松县“松兹优才卡”实施暂行办法》,致力于暖心感人、拴心留人的人才环境,将人才资源转化为发展的强大动力。2023年,全县大力推进“松兹优才”服务网络系统建设,为高层次人才在宿松工作生活提供“一码通办”全方位服务。筹集120套房源,全面推进人才公寓建设。设立“青创贷”,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场地、技术、资金等全方位支持。广泛开展“访贤问能”活动慰问优秀专家人才2312人,解决实际困难532件,收集意见建议860条,为124余名青年大学生人才发放生活补贴,兑现各类人才政策资金200余万元。
2022年7月,凤麟核中科超精与宿松县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历时三十余年持续攻关的科技成果高端放射治疗技术引入宿松,创办松兹肿瘤治疗中心(安徽)有限公司,共建省际毗邻区域肿瘤治疗中心。“宿松政府对人才的尊重、依赖和关爱,是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最强音。”松兹肿瘤治疗中心(安徽)有限公司董事何桃对宿松人才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宿松人,内心一直牵挂着家乡。近年来,宿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自豪、信心倍增。”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核能院院士、中子科学国际研究院院长吴宜灿说。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宿松,这座皖西南大地上的“千年古县”,正亲切呼唤着在外游子归家立业。从子女教育、配偶就业到健康医疗,宿松竭尽所能为人才的安居乐业提供有力支撑,这无不体现出宿松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和欢迎态度,随着更多人才的回归,我们有理由相信,宿松的明天会更加美好,人才的“聚宝盆”将更加璀璨夺目。(通讯员 黄倩)
责任编辑:姚翠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