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热点 > 部门 >正文

“双节”助力“博物馆热”

【 字体:    稿件来源: 县文体旅体局  作者: 何招平 刘晓斌   时间:2023-10-06 15:13:13   

  宿松融媒讯 中秋国庆节双至,花好月圆民永安。为助力市民群众度过一个平安、欢乐、祥和的节日,宿松县博物馆坚守中秋国庆假期“不打烊”,节假日“不休息”,开馆迎客,为“双节”增添浓浓的“文化味”。

  “上个月,我在学校里观看了‘流动博物馆进校园’的图文展,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决定利用这个长假,专程来博物馆看看。”来自洲头乡中心小学的叶梓琴说道,“现场看到真实的文物,大开眼界,非常震撼。”

  10月5日,中秋、国庆双节长假接近尾声,但是来宿松县博物馆参观的人流仍络绎不绝,想一睹陈列于展厅的各种文物风采,形态各异、各具特色的文物,像一个个“时光宝盒”,凝望着它们,一眼望穿千年,看见和我们一样的人间烟火气,雕刻着人类共同的故事和情感。

  “从铜镜来看,青铜镜被使用了近4000年,它已经超越了日常生活中照面饰容的用途,深深融入了我们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意识,比如人们常说的‘破镜重圆’‘明镜高悬’等等,都反映出铜镜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来参观的大多是青少年学生,为提高观展的知识性、趣味性,值班人员临时当起讲解员,讲述馆藏文物的故事。宿松县博物馆石成文馆长说道:“文物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文化则可以让文物历久弥新,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一体,共同演绎着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有人说,了解一座城市,菜市场和博物馆是必去之地,前者最具人情味和烟火气,后者则最能体现一座城市的灵魂与人文积淀。假期里,宿松县博物馆推出了“精品历史文物陈列”和“宿松历史文物陈列”两个展品单元。展厅里,展出的文物有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玉石环、三孔石刀等,有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如饕餮纹铜鼎等,有温润如玉的仙人吹笙执壶、影青刻花瓷瓶等宋瓷,还有陶器、铜镜、砚台……一眼望去,上下五千年尽收眼底,可谓“楼纳万象,馆藏千秋”。

  “参观博物馆既像历史穿越,又像未来旅行,让人记忆犹新、回味悠长。”前来参观的市民张志强说。

  作为基层文博单位,宿松县博物馆秉承着“服务大众,传播知识,提升文明”理念,坚持以宣传弘扬宿松文化,展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围绕博物馆的“教育、展示、收藏、研究、交流”等功能,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载体作用,服务文化惠民工程,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博物馆成为见证历史、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的重要课堂。

  家国一同庆,天涯共此时。在这欢乐祥和的日子,宿松文博人依旧坚守在岗,与馆相守,假期“不打烊”,节假日“不休息”,用实际行动告诉祖国,请祖国放心,强国有他们。(融媒体记者 何招平 通讯员 刘晓斌)

  

责任编辑:姚翠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