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热点 > 部门 >正文

宿松:“秸秆利用”赋能“循环种养”产业

【 字体:    稿件来源: 县公安局  作者: 孙春旺 张友中 周文智   时间:2023-09-16 16:29:58   

  宿松融媒讯 将湖羊、肉牛等家畜的排泄物,用来种植农作物;将水稻、玉米、高粱、小麦等农作物的秸秆,用来饲养湖羊、肉牛。近年来,县农业农村局坚持在农业产业大户中推行生态“循环种养”模式,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效能,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形成了“以养带种、以种促养、种养结合”的资源双循环利用生产链。

  时下,走进九姑乡杨茂村大屋组湖羊养殖基地,堆放在基地大院内的一捆捆玉米青储饲料,格外引人注目。今年8月份以来,基地负责人朱仁飞每天都忙碌不已,时而驾驶秸秆收割粉碎机收割种植的第二季玉米;时而操作打捆机对粉碎了的玉米秸秆进行打捆;时而用塑料袋将打包的秸秆捆全部包裹起来,堆放在外面发酵,催化为有机饲料。

  “发展秸秆综合利用产业,不仅能够对保护生态环境有利,而且能够享受到国家的补贴政策;特别是能够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保障饲料安全,提高湖羊的肉质品质。”有着9年养殖湖羊、肉牛经历的朱仁飞,深刻感受到了实行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给养殖产业带来的变化。2019年,朱仁飞在县农业农村局的精心指导下,流转了60亩耕地,之后利用湖羊、肉牛的排泄物,来种植小麦和玉米;将小麦和玉米的秸秆作为青储饲料,来饲养湖羊和肉牛,实行生态“循环种养”模式,推动养殖产业的高效发展。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摸索,朱仁飞在“循环种养”产业上获得了成功,但他仍不满足,又积极探索玉米两季连作种植技术,也获得了成功。

  朱仁飞介绍说,每年2月份种植第一季玉米,到5月份采收青储饲料之后,就可以种植第二季,到8月初就能够采收青储饲料。发展两季玉米种植,既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够增加青储饲料产量。去年,他在县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扶持下,购买了一套加工秸秆饲料的机械设备,进一步提高了秸秆饲料的生产效能。前不久,他将种植的第二季玉米秸秆全部加工完毕,两季玉米共加工青储饲料300吨。今年以来,共生产各类青储饲料1000吨,其中对外销售了500吨,为周边小型养殖户提供了方便。在他的基地里,共存栏湖羊760只、肉牛48头。预计今年下半年又可生产1000吨青储饲料,全年产量既能够满足基地需要,又能够通过对外销售为基地增加一笔经济收入。

  石雅元是宿松县另一个发展生态“循环种养”产业的农户,今年他在创办的安徽雅禾园有限公司养殖基地里,养殖了70头西门塔尔肉牛、43只梅花鹿,耕种了40亩地的玉米。为了推动生态“循环种养”产业的高效发展,以及带动当地老百姓致富,今年3月,他在县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扶持下,购买了全套的秸秆饲料加工设备,对自己种植的农作物秸秆和收购的农作物秸秆进行饲料加工。今年以来,共收购各种农作物秸秆700吨,共加工各种农作物秸秆饲料500吨,其中对外销售秸秆饲料100吨。

  “秸秆利用”赋能“循环种养”产业。近年来,县农业农村局通过加大农机购置、秸秆利用的补贴力度,强化全程技术指导,不断提高全县广大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发展生态“循环种养”产业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全县共培育秸秆饲料化利用主体49家,年消耗利用秸秆5.6万吨,可创产值1.12亿元,农民年增收3360万元,为赋能生态“循环种养”产业的高效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讯员 孙春旺 张友中 周文智)

责任编辑:姚翠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