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加强”做好文物征集工作
宿松融媒讯 为更好弘扬、传承、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向公众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宿松故事,宿松县文物局、宿松县文物保护中心(博物馆)遵循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本着充实馆藏、弥补缺项、突出特色的原则,以“三个加强”做好文物征集工作。
加强职能整合,制定方案。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宿松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加挂宿松县文物局牌子,并增设文物管理股,加强职能相关单位整合,进一步理顺健全文物保护机制,推动文物保护和考古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标志着我县文物事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为进一步充实馆藏文物,提升陈列展示水平,充分展示宿松县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博物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2023年4月宿松县文物局发布了《宿松县文物征集公告》,从即日起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社会流散文物。
此次征集的文物是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实物与资料,特别是反映我县社会发展历程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军事等各方面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典型实物和文献资料。征集范围涵盖古代史类、近现代(当代)史类、民俗类、革命史类、古生物化石类等,征集类别包括石器、玉器、陶器、瓷器、铜器、漆木器、书法、文献契约等,征集方式分为无偿捐赠和借展,征集要求必须保证史料文物来源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若与第三方有法律纠纷等情况,本局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加强宣传力度,广而告之。《宿松县文物征集公告》一经定稿,考虑到网络传播覆盖面广、速度快、受众多、影响范围大、实施效果好的优势和特点,立即在宿松县人民政府网、宿松新闻网、宿松先锋网、宿松文博网等各大官方网站发布,同时县内的宿松世纪网、宿松论坛等自媒体纷纷进行转发,加大了社会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形成人人知晓、人人关注的浓厚氛围。
线上线下齐头进,缪力同心齐发力。6月8日,我县文物保护暨文物征集工作会议召开,会议邀请了各乡镇(街道)分管负责人、综合文化站长等参加会议。会上县文旅体局党组成员、县文保中心主任石成文对文物征集工作进行统筹安排,指出在博物馆新馆建设中,文物征集是关键一环,是解决馆藏文物少、文物类别单一等问题的抓手,开展文物征集是当务之急,十分必要,希望各乡镇(街道)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广泛动员、加大宣传,群策群力做好文物征集相关工作。
加强信息收集,做好信息对接。为做好文物征集信息收集工作,《公告》中安排了县文物局和县文保中心(博物馆)两名工作人员负责此项工作,统一登记来电、来信人员的姓名、电话、地址、事由等信息,做到“日报告、周汇总、月通报”的工作机制,规范信息收集报送,实时掌握文物征集工作进展。
积极与县收藏家协会的张建设、司国庆、杨贤民、高典等收藏家对接,交流座谈,介绍文物征集的范围、方式、意义等,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双方坦诚布公进行沟通、交流,达成初步捐赠和借展意向,涉及陶器、瓷器、铜器、漆木器、古籍善本、钱币及革命文物等类别。文物征集工作人员对收藏家们的爱心善举表示赞赏和感谢,也诚望热心公益事业,关心宿松文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捐献,并欢迎提供相关线索。
截至6月底,收集对接各类文物征集信息60余条,收到捐赠文物8件(套),并对捐赠的文物登记造册,记录捐赠人、类别、年代、数量、基本状况描述等信息。(通讯员 刘晓斌)
责任编辑:李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