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热点 > 部门 >正文

县民政局:健全完善临时救助体系 兜牢兜住民生底线

【 字体:    稿件来源: 县民政局  作者: 胡树常   时间:2023-06-30 17:17:30   

  宿松融媒讯 近年来,县民政局不断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托底线、救急难的作用,及时、有效解决困难群众的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

  建机制。出台临时救助实施细则,不断发挥临时救助制度效能;建立乡镇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将备用金使用权限下放到各乡镇(街道),2022年以来共下拨各乡镇(街道)备用金365.4万元,救助1540人次;完善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优服务”为依托的“望、闻、问、切”主动发现机制,由“人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人”;健全“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快速响应、部门联动等工作机制,真正做到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

  优程序。根据不同的救助类型,优化临时救助审核程序,切实增强救助的可及性、时效性和公正性。针对急难型救助,为了增强救助的时效性,适当采用“先行救助,后置审核”的办事程序,在急难情况缓解后,再完善相关手续;针对支出型救助,按照受理、调查、核实、评审、公示的办事流程,确保认定准确、程序公开,救助及时。

  重监督。加强对乡镇街道审核审批、备用金使用的督促检查;多形式进行公示,通过微信公众号、政务信息、乡村工作群、村、组、人口相对集中安置点公示栏,对救助对象、救助事由、救助金额进行公开;公布临时救助监督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投诉和举报。

  搭平台。建立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相衔接的机制,搭建多元社会力量参与救助的平台。全面建立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等群众性互助组织,通过政府投入、集体经济、社会捐赠等方式,探索形成“主动发现、社会参与、及时救助、综合施策”的救助合力。目前,全县已成立25个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安排财政资金28万元,募捐社会资金51万元。今年以来,通过“救急难”互助社,及时解决了16户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共支出资金3.1万元。(通讯员 胡树常)


责任编辑: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