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热点 > 部门 >正文

县民政局创新完善临时救助工作体系

【 字体:    稿件来源: 县民政局  作者: 胡树常   时间:2023-06-20 10:51:23   

  宿松融媒讯 为充分发挥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作用,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宿松县民政局不断探索临时救助新模式,完善临时救助工作体系,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众的实际困难,努力提升社会救助服务水平。

  一是创新备用金制度。创建乡镇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简化审批程序,将备用金使用权限下放到各乡镇,全面摸排特殊困难群体实际需求,根据情况适时启动紧急程序,由乡镇直接受理审批,及时动用备用金予以救助,缩短了审批时间,提高了救助效率。截至目前,下拨各乡镇备用金81.7万元,共救助372人次。

  二是创新完善主动发现机制。加强与残联、人社、住建、医保等多部门的数据共享,定期主动将低保、特困与各类困难群众进行数据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分类进行全面排查,在安庆大数据平台中精准识别困难对象,由“人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人”,实现对困难群众的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同时,联合乡村振兴部门,通过开展巩固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攻坚成果“回头看”暨低收入人口精准识别和动态监测集中排查工作,密切跟踪脱贫监测户、边缘易致贫户、重病、重残导致刚性支出较大家庭等群体,逐户开展排查,确保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临时救助范围。

  三是创新审核审批机制。针对不同的救助对象类别,进一步优化规范了临时救助审核审批程序。对于急难型救助,通过进一步简化审核审批程序,帮助缓解其家庭遭遇的突发困难;对于支出型救助,严格按照乡镇调查、核实、评审、公示等程序审批。

  四是创新建立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衔接机制。全面建立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等群众性互助组织,通过政府投入、集体经济、社会捐赠等方式,探索形成“主动发现、社会参与、及时救助、综合施策”的救助合力。目前,全县已成立25个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安排财政资金28万元,募捐社会资金51万元。今年以来,通过“救急难”互助社,及时解决了16户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共支出资金3.1万元。(通讯员 胡树常)


责任编辑: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