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热点 > 部门 >正文

石斛花开引才回乡助力乡村振兴

【 字体:    稿件来源: 融媒体中心  作者: 司舜 杨秀文   时间:2021-10-18 09:59:31   

  宿松融媒讯 “铁皮石斛是一种很神奇的植物,民间称‘还魂草’。野外生长在海拔600到1000米的悬崖峭壁上,具有生津养胃、滋阴清热、润肺益肾、明目强腰等功效,民间被称之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在宿松县农广校民生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产业扶贫带头人中药材培训班的教学现场,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正在认真地给50余名年均55岁的中药材种植大户授课,这位刚过而立之年的小伙子就是贺志伟。

图片1.png

  2012年,贺志伟从安徽新华学院药学院毕业,放弃大城市高薪职位,回乡从事石斛种植工作。他了解到铁皮石斛的仿野生栽培技术,要使栽培种植的铁皮石斛所含的主要成分最大限度地接近于野生铁皮石斛,就必须依据铁皮石斛的生长特性和它对生态环境条件的要求,在原生或类似的环境中人为增加铁皮石斛的密度和数量。而铁皮石斛对环境要求极为严苛,通常野生铁皮石斛生长在海拔为600到1000米的茂密山林中空气湿度相对较大的悬崖绝壁上,常与地衣、苔藓、蕨类植物混生,同时铁皮石斛的生长还要求周围的空气和水源没有受到丝毫的污染。这使贺志伟想到自己的家乡趾凤乡,这里位于大别山余脉,境内群山环绕、风景秀丽,一条潺潺溪流穿村而过、清澈见底,更有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白崖寨,正适合栽培仿野生铁皮石斛。

图片2.png

  说干就干,大学四年学习积累的专业知识以及勤工俭学得来的宝贵创业经验,让贺志伟敏锐地嗅到了铁皮石斛的市场前景。

  2013年,贺志伟毅然辞去工作,回到南冲村从事铁皮石斛种植加工及培育工作。2014年,贺志伟成立了宿松县白崖寨石斛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了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他让村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经营,不仅发展石斛产业、还增加了黄精、白芨等中药材的育苗种植,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集中统一育苗、统一品种质量、统一生产管理、统一销售。

  “我家有2亩土地,常年撂荒,在村委会的推荐下,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当年就发了800元租金,荒地变成了白芨园。白芨每亩每年采收种子50斤,效益5000元,成熟后每亩采收块茎3000斤,亩产效益30000元,真是荒地变宝了。”村民贺学斌笑着说。

  近几年,随着宿松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大别山区位优势不断显现出来,通过县农业农村部门推进品种培优、推广生态种植、促进品质提升、培强龙头企业等一系列举措,打造了一条集石斛、白芨、黄精、金丝皇菊、香莲等多种中药材的育苗、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2020年宿松县农业农村局依托民生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宿松县农广校开设了产业扶贫带头人中药材培训班,为宿松县有意愿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大户进行统一授课、统一培训,特邀贺志伟为授课教师。

图片3.png

  在贺志伟的铁皮石斛基地,他鼓励周边村民以土地、资金、劳动力入股或进入基地务工,带领村民共同增收致富。

  “我是在山里长大的,应该回来为乡亲们干点实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村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贺志伟说。

  据了解,截至2021年合作社已建立了石斛标准化大棚50余亩,种植石斛500万株,年产值达300余万元;育苗基地发展到300余亩,年产石斛苗500万株,白芨苗3000万株,黄精种苗200万株,带动帮扶100多户贫困户就业创收,实现脱贫。

  记者在采访时,贺志伟说:“石斛是兰科植物,兰是花中君子,石斛更是中药之首。我很喜欢石斛,以兰草之薄姿,哺世间之情怀,当无愧之君子。”

  昔日“雁南飞”,今日“凤还巢”。像贺志伟这样的“能人”回乡,在趾凤乡还有很多,他们不仅为村里带来了资金和项目,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为吸引人才返乡,我们推出优惠人才政策,从城市到农村,一批批年轻人划出返乡创业的新弧线,从聚才到聚财,乡村振兴开启了价值新共振。”趾凤乡党委书记张劲松说。(融媒体记者 司舜 杨秀文)

责任编辑:杨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