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转发 > 外媒看宿松 >正文

【安庆日报】二郎镇以文化振兴推进乡村发展

【 字体:    稿件来源: 安庆日报  作者: 全媒体记者 何飞 通讯员 邓娟 周仲   时间:2021-10-01 00:00:00   

  近年来,宿松县二郎镇立足乡土文化资源,激活文化基因,推进文化振兴,不断丰实着乡村振兴的“灵魂、底蕴和内在”。

  用活乡土文化

  如果要选一种最贴近劳动人民的艺术形式的话,那么民歌一定会排行前列。因为它不仅是劳动人民的艺术享受,更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

  2014年5月,宿松民歌被列入安徽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年1月,二郎镇率先在全县成立了二郎河民歌协会。2016年12月,专门编印了《民歌进校园》读本,共收录了100首民谣……

  二郎镇一方面收集整理即将失传的民歌、童谣、民间小调等;另一方面,组织人员采用‘老曲新词’方式,创作和传唱讴歌新时代生活、反腐倡廉、启迪学生的宿松民歌。今年8月以来,为进一步用新用活非遗民歌,二郎镇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到民歌中进行宣讲,有效推动了党史学习教育走进基层、走进农村、走进校园、走进田间地头。

  “这次我们将民歌与党史学习教育结合,也是一次用活本土文化资源的有效尝试,用这种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二郎镇党委书记余菽华说。

  传承红色精神

  连日来,二郎镇卓岭村年近七旬的退休党员刘新春头顶烈日义务清除道路两旁杂草,清理柴堆杂物、沙堆砖堆,为群众出行提供安全保障。刘新春的举动,让村里的居民深受触动,主动加入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在党群齐心努力下,一个洁净清爽的小村庄让人耳目一新。

  早在上世纪20年代,二郎河一带就有许多进步青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当地进行革命活动,留下了一串串红色印记。

  今年,二郎镇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抓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乡村治理过程中服务群众、发动群众、造福群众。该镇本着为民服务的原则,高标准打造综治中心平台和为民服务大厅平台,对辖区内群众反映的信访诉求和矛盾纠纷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分流管理、依法处理、限期办理,开展“一站式”服务办理,为辖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便捷精准服务,办理民生实事1.3万余件,解决群众诉求200余项,达到了“办事不出村、有事当日办”的效果。

  推进乡风文明

  家住该镇二郎村的吴金波是一名老党员、老村干,曾担任过村里的党支部书记、调解主任等职务,长期从事基层调解工作,善于做群众工作,调解经验丰富,形成了一套金波调解工作“四法”还建立起了一支懂法律、懂政策、知民情民意、覆盖基层和各行各业的专兼职结合的人民调解队伍。

  “我们推行‘六个一’工作法,即‘一张笑脸、一杯茶水、一次坦诚交流、一份详实记录、一位责任干部、一次暖心回访’,拉近干群距离。所谓基层调解工作,就是用老百姓的办法,平老百姓的事儿。农村讲人情,我们人熟、地熟、情况熟,大家也都信得过,愿意给个面子,你让一步,我让一步,事情就好办了。”谈及自己的调解经验,吴金波毫无保留。

  截至目前,二郎镇共有乡贤调解员41名,调处各类矛盾纠纷76起,其中疑难复杂纠纷18起,调解成功率100%。调解员吴金波也被选为“安庆市优秀人民调解员”,获评“安庆好人”。

  (全媒体记者 何飞 通讯员 邓娟 周仲者)【2021-09-30 第A08版】

安庆日报.jpg




责任编辑:戴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