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庆祝建军节92周年前夕,笔者来到北浴乡罗汉山村的罗汉尖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只见刘安国书记坐在阴凉处,正和当地几位老人津津有味地讲述着当年革命英雄和史实,讨论罗汉尖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建设及文化传承相关事宜。
刘安国书记是2017年5月从徽商职业学院省选派到村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的,刚进村开展扶贫工作,他迅速转变角色,沉下身子适应基层生活。罗汉山村共有29个村民小组,村里800多户住户很分散,其中贫困户有270户952人。由于山区地理环境特殊,为全面了解每家每户具体情况,不管是贫困户还是非贫困户,刘安国每户必到,通过走访排查问题,对于整户常年外出或者县城务工的,他自己逐一拨打电话,认真做好记录。对入户发现的问题,能立行立改的现场办公予以解决,解决不了的难题建立问题台账,形成问题清单,再通过“一日一会商”等,积极协调专班、乡村干部及扶贫工作队力量,提出整改意见,明确工作职责,全力抓好问题整改。后期还对照问题台账,逐户跟踪核查整改措施是否落实到位,整改举措是否取得实效,旨在确保发现的问题一个一个对账销号。
穷家难当,破“茧”刻不容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坚持项目带动,才能不断拓宽增收途径,助推乡村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全面振兴。在村里呆久了,自然而然也就成为罗汉山村大家庭中的一员,常年和民风淳朴的父老乡亲们打交道,谈的笑的也变得越来越接地气。在入户走访过程中,经常听到当地老人讲述当年的革命抗战历史故事,时间久了,听到的鲜活的历史人物越来越多,一瞬间,刘安国心中就萌生了一个想法,依托罗汉尖革命根据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建设罗汉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确保扶贫成果持续性和成效性。“纪念馆场地建设,也是尽量安排周边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能更好增加其务工收入。”刘安国说道。
听得多了关于当年朱育祺、廖瑞荣等同志英勇作战,还有关于思恩洞的红色故事,再加上个人对中国抗战历史的了解,更加坚定了刘安国全力以赴帮助罗汉山村建立红色教育基地的想法。就这样,很快就和村“两委”协商好相关事宜,快速打报告到北浴乡人民政府,协同积极争取县发改委立项,最终成功得到县发改委同意批复。之后专门安排时间,到县党史办,认真查阅《宿松县志》等党史等资料,旨在进一步确保革命先烈有关信息准确性。历史资料内容饱满,查阅资料后,刘安国还需根据纪念馆建设场地实际条件,精简关键信息,并深思熟虑挑选配图,反应历史事实的同时,还能准确传达历史人物及事件意义和影响。比如介绍朱育祺时,以黄埔军校黑白照来体现,充分展示出先烈学习经历和红色文化内涵。
另一方面,他还积极向徽商职业学院汇报相关想法,认真介绍该村自身文化、环境、地理、基建等优势,通过坚定的决心和不懈的努力,最终成功争取学院项目资金支持50万元。此外,还通过他多次争取,还成功得到县委宣传部资金支持15万元。基地于2018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工程预算总投资120万元,分二期建设,一期工程分图文馆、实物馆、浮雕文化墙、党徽党旗等部分组成,二期拟对罗汉尖革命根据地周边革命历史遗迹1000米石板山道“重走红军路”、地下交通联络站、烈士墓地、周屋山林医院遗址、苏岭山林医院遗址、思恩洞、兵工厂遗址、重要军事会议、激烈战斗地等进行修缮,以及做好县、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的申报工作。据悉,目前该工程已完成一期建设,二期工程计划投资55万元。
不顾炎炎夏日东奔西走,传承红色基因“左右逢源”。今年暑假,天气异常炎热,刘安国依然在不断遍访群众,搜集一些历史性实物,此举也得到当地老百姓大力支持和称赞,据了解,黄山组村民廖桂合、马厂村朱仁飞主动将祖上传下来的枪支无偿捐出,而且还获得县人武部部分历史性实物。建设过程中,每件事都亲历亲为,从设计、铜板浮雕、图文馆、搜集实物等。
建设过程中,先后接待了宿松县委组织部、芜湖市鸠江区街道办、省墙改办等单位党员干部来此接受红色教育,重温当年入党誓言。而且,只要刘安国在纪念馆,要是知道有人在参观,或者有什么不知道的需要讲解,他就会自然而然化身成为一名讲解员,认真而负责任的讲好每一个红色经典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旅游,这样一来,也是更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效,保障了持续性发展,更加推进乡村振兴。”刘安国欣慰的说道。
据了解,“罗汉尖革命根据地”这一叫法,是历史自然形成的,早已被党史、军史和中国革命史等所认可,而以局部地域命名的根据地极为罕见。在中国历史上,诞生了数个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广有影响的革命根据地,罗汉尖革命根据地虽地域范围小,但同样被载入党史和中国革命史。这是因为罗汉尖根据地完全满足了革命根据地的四大要素:一是有革命政党,1920年代,在罗汉尖周边地区就建立了早期党组织,发展了一批地下党员;二是有革命武装,罗汉尖地区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28军及对外的旗号“大中华抗日救国军”等革命武装;三是有革命群众组织,1927年就成立了农会及儿童团等,1920年就有群众革命运动等;四是有革命的政权。(张炫 宋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