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县政协委员、陈汉中心小学校长王秀华同志
自6月28日至7月7日,罕见的特大暴雨再一次考验着陈汉乡政府和人民的意志毅力。持续的暴雨使全乡十三个村损失惨重,受灾人口高达17159人。山体滑坡,房屋倒塌,桥梁冲毁,通讯、电力几次中断,道路交通多处瘫痪,沿河两岸田地沦为一片汪洋,许多居民房屋岌岌可危。在此危难关头,陈汉乡党委政府连夜组织乡村干部、派出所干警、中小学教师,冒着倾盆大雨挨家挨户将3205名村民紧急疏散到9处安全地点避险。陈汉中心小学就是其中最大避险安置点之一,高峰时期安置避险群众近六百人。
6月28日,县政协委员、陈汉中心小学校长王秀华接到乡政府设置“紧急避险安置点”通知后,迅速组织在校待命的全体男教师和部分年轻女教师立即行动,做好“接人”准备工作。打扫卫生,铺设床位,物品采购等等一切工作王秀华都亲自参与过问。他将在校所有人员临时分为接待登记、抢险安置、后勤保障三个小组,他要求所有老师坚决不能离开自己的岗位。“时间就是生命,灾情就是命令。”这是他反复重申的一句话。
7月1日晚,暴雨如注,大量避险群众涌入学校。王秀华带着三个小组迅速投入到战斗之中。他冒着倾盆大雨在厨房、接待室、安置房三个小组之间循环穿梭,察看饭菜的数量质量,检验床铺安全可靠性,帮助避险群众搬运用品。汗水、雨水湿透了他的衣裳,可他根本没在意。他的妻子非常心疼他,将衣服送进他办公室,哭着说:你去年因脑梗塞在九江住了俩个多月才抢救过来,如今腿脚还不太利索,怎架得起这一折腾呢?要是老毛病又犯了,我该怎么办?面对妻子的埋怨,他只是默默地瞟了她一眼,又转身钻进了雨幕中……直到凌晨一点多,安置的人群才渐渐静了下来,王秀华嗓子也哑了,身子也乏了,一头倒在沙发打起了呼噜。等他妻子赶过来,他身下的沙发已经湿透了。换过了衣服,他又打起了精神,拿起手电筒带着两个老师逐个房间巡查,与那些心忧家园、焦虑不安的人谈心,告诉他们有政府作坚强的后盾,不用担心。当他走进朱华金老人房间,看到他在床上辗转反侧,痛苦地呻吟时,急忙询问怎么回事,原来老人癌症晚期,浑身疼痛,睡这硬板床根本不行。他连忙叫上两个老师一起将自己办公室里的长沙发抬了过来。朱华金老人睡在沙发上,用低弱的声音说:“谢谢校长。”
7月2日,陈汉中心小学安置点就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她叫蒋普查,一位有孕在身的“准妈妈”,了解到她的情况后,王秀华校长高度重视,立即为她安排住宿。由于当天学校同时安置500多号人,床位相当紧张,经过王校长很长的协调,终于为她找到一间相对僻静舒适的宿舍住下,还专门搬来一张躺椅让她安心休息。王秀华校长积极和陈汉中心卫生院联系,请求医院紧急调派两位妇产科医生进行定点检查和问诊,对其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并叮嘱她好好安心待产,不用担心安置点的生活。 7月5日深夜,蒋普查在学校精心安排和细心照顾下顺利产下男婴,让蒋普查一家人非常感激王秀华校长在百忙之中还能给予特殊群众特殊关照。
为了切实加强学校晚间安全,王秀华将中小行政人员分成四组,每晚两组,上、下夜轮班,有人劝他说:“你身体不好,夜班就让年轻的教师代替一下就行。”可他坚决不同意:“年轻人白天都累得够呛,晚上睡得沉。再说,我是校长,是安置点里当家人,不值班哪行!”其实呀,白天他比任何人都忙都累:接待上级巡查,安顿避险群众,货物接收搬运,清扫场地卫生,就连维持就餐秩序都少不了他!
7月7日,乡政府宣布陈汉中小临时安置点解散,许多群众拉着王秀华的手说:“谢谢学校的后勤保障工作,谢谢校长的亲自指挥,这段时间给校长、老师添麻烦啦!”(邓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