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近年来,河塌乡始终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强化政府主导,激发企业热情,压实学校责任,形成了“党政重教、企业助教、学校兴教”的良好局面,为乡村振兴和长远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教育动能。
党政高度重视,夯实教育发展根基。河塌乡党委、政府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将教育事业发展纳入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难题,如学校布局调整、师资队伍建设、校园安全等,确保教育发展有方向、有步骤、有保障。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持续优化支出结构,优先保障教育经费,稳步改善办学条件。近年来,累计投入819万元用于河塌乡中、小学教体设施改善和中心小学食堂综合楼建设,校园面貌焕然一新。三是营造尊师重教氛围。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常态化深入学校开展调研和慰问,每年教师都表扬优秀教育工作者,极大提升了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幸福感,让尊师重教在全乡蔚然成风。
企业倾情捐助,汇聚社会助学暖流。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特别是本土企业的反哺与奉献。在乡党委、政府的积极倡导和牵线搭桥下,一批有责任感、有情怀的本地企业主动担当,慷慨解囊,形成了助力教育发展的强大社会合力。2024年池州市安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安安教育发展基金”,每年投入30万元,用于奖励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和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2025年南昌聚博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和安徽筑屋匠乡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积极响应,慷慨解囊,为河塌乡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企业的爱心善举不仅弥补了教育资源的短期缺口,更重要的是传递了重视教育、关爱下一代的正能量,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
学校紧抓教育质量,筑牢立德树人主阵地。外部支持为教育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最终要靠学校自身发力。乡内各中小学紧抓机遇,锐意进取,将社会各界的关爱转化为提升办学水平的实际行动。一是强化教学管理。严格落实“双减”政策,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积极开展“青蓝工程”“名师培育计划”等活动,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二是突出特色办学。结合本地文化底蕴和学生需求,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观看爱国电影、红色研学、志愿服务实践等活动形式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阳光体育活动、科技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成立各类学生社团,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提供了广阔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注重家校社协同。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举办校园开放日、家长会等,邀请企业和社会代表参与学校管理评议,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教育成效显著提升。近年来,全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不断增强,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持续攀升。
重教兴学,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河塌乡通过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有效整合了资源,凝聚了共识,形成了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下一步,该乡将继续沿着教育优先发展的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断深化三方协作机制,努力书写新时代教育强乡的崭新篇章,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更多基层实践智慧和力量。(通讯员 杨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