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 安徽学习平台

文艺评论岂能被“算法”左右

   稿件来源: 安徽日报   时间:2021-09-30 14:44:59   

  最近,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加强文艺评论阵地管理,健全完善基于大数据的评价方式,加强网络算法研究和引导,开展网络算法推荐综合治理,不给错误内容提供传播渠道。

  一部文艺作品是好是差,好在哪里、差在哪里,需要专业的文艺评论发声。文艺评论好比“鉴赏师”“推荐官”,为受众辨别美丑、区分高下。文艺评论行不行、好不好,关系到全社会的文化品位、审美标准。显而易见的是,互联网时代传播方式和传播平台的巨大变化,让文艺评论传播更容易、形式更活泼。不易察觉的是,如今“鉴赏师”“推荐官”的部分功能不知不觉间被算法所把持,掉入“算法陷阱”。比如,人们在网络上的文化活动,听什么歌、追什么剧、读什么小说,以及关注哪些文艺热点、作品排行,几乎都是数据分析和算法推荐的结果。算法成了文艺作品与受众之间的首位“鉴赏师”、最大“推荐官”,以技术控制实现了“无声胜有声”,传统的专业的文艺评论反而日渐边缘和式微。

  算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受众对文娱消费的个性化需求,为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提供大数据支持,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算法推荐不能成为“算法陷阱”,破坏正常的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环境。算法看似“技术中立”,实则被有价值观的人所设计、被有商业利益的平台所使用,“技术中立”早已让位于“流量至上”。于是,算法推荐往往投用户所好,同质化严重,甚至不惜利用人性弱点,推送娱乐化、低趣味、非理性内容。用户接受算法推荐,是以放弃对文艺内容的价值判断和自主选择为前提的。长此以往,用户困于“信息茧房”、甘于“娱乐至死”,网络文化难免走向审美滑坡。

  算法推荐成了“隐形权威”,继而出现算法滥用,对主流文艺评论和健康文艺生态造成极大冲击。比如,有的网站、客户端利用算法技术将某些特定评论“置顶”。部分狂热粉丝出钱买热搜、搞控评,以支持偶像的声音压制其他意见,实现文艺评论的“垄断”。资本为一些粗制滥造的产品披上华丽的“文艺评论”外衣,虚假流量主导全产业链,劣币驱逐良币,低俗作品大行其道,只讲流量不讲是非、只顾挣钱不顾价值,正是资本主导下算法滥用的恶果。

  面对这种情况,文艺评论本应弘扬真善美、批驳假恶丑,做好“剜烂苹果”的工作,但不能回避,健康正向的文艺评论在当下算法当道中缺位失位。传统的文艺评论与新媒体的文艺评论成了两个场域、两个阵地,一边是面孔严肃、高高在上,一边是众声喧哗、低俗媚俗。专业文艺评论工作者有着专业的审美水平和判断力,但对现实中的文娱乱象或视而不见,或不知如何应对,文艺“鉴赏师”“推荐官”的功能被算法取代,阵地失守、引导失灵。“加强文艺评论阵地管理”不仅意味着守住传统阵地,更意味着文艺评论者要勇于“破圈”,走出封闭圈层、走向社会大众,破除算法主导、回归价值追求,摒弃固化表达、追求雅俗共赏。

  必须认识到,算法等技术进步已经深刻改变了文艺作品的传播形式,文艺评论也不能一成不变。人们不需要僵硬的说教灌输,诸如豆瓣评论、知乎评论、B站弹幕,短小精悍、新鲜生动,更能让年轻人直抒胸臆、畅所欲言。这就要求文艺评论者主动深入了解受众的所思所想、所忧所虑,绝不能闭门造车、坐井观天。推出更多文艺微评、短评、快评和全媒体评论产品,才能让专业评论和大众评论形成有效互动,有力引导舆论、市场和大众。

  无论线上线下,不管传统现代,文艺评论都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算法包围中节节后退甚至失守阵地,更不能纵容错误低俗内容大行其道。对算法问题的治理并不是对创新的阻滞,而是通过对其规范性引导和限定,为算法“立心”,为健康的文艺评论保驾护航。以算法技术为辅助,从专业角度出发褒优贬劣,强化“剜烂苹果”的胆量,提升辨析引导的质量,扩大社会影响的总量,文艺评论才能助力优秀文艺作品成为真正的“顶流”。(刘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