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家园
道路沿线整洁美观,集镇民居风貌整齐,示范园内瓜果飘香,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日前,记者走进宿松县洲头乡,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派欣欣向荣景象。近年来,洲头乡抢抓县统筹城乡发展试点机遇,下大力气提升集镇品味,着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全面实施环境综合治理,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图景正在温情展现……
集镇改貌提品质
“晴天是灰洲,雨天是池洲……”洲头集镇居民曾这样形象地描述集镇道路破损不堪的状况。 2011年,洲头乡党委、政府将集镇街道改造工程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先期启动坝滨线集镇段2公里的道路升级改造,解决居民“行路难”问题,并加大资金投入,同步实施下水道和人行道等配套工程建设。
徽风街道
为提升集镇品位,改善人居环境,该乡还结合实际,从细节入手,全面启动集镇风貌改造工程。乡本级财政投入100余万元,实行集镇强电理顺、弱电入地,并实施临街压膜地坪硬化工程。投入了1000余万元,对集镇房屋进行徽派建筑风貌立面改造。到目前为止,共完成了洲头集镇、金坝街460多户风貌改造,有效提升了集镇形象品位。
如今居住在这里,同样的人却有着不同的感受,“现在跟以往可大不一样,道路平整宽阔,房屋风格统一,环境整治一新,住在这里不仅心里舒坦,就连自家生意都比以前要好得多!”洲头集镇居民马文林兴奋地告诉记者。
广场娱乐
“在集镇风貌改造过程中,我们不仅仅面临资金压力,还要做好做细做实群众工作,以赢得居民的理解和支持。”该乡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吴彬兰告诉记者,“今年下半年,我们将完成洲头集镇临街和金坝街风貌改造扫尾工程,打通长虹南路,完成落棚南路和康居路的配套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集镇面貌,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美好乡村构和谐
记者赶到洲头乡泗洲村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新建民居有序排列,一条条水泥路连接各家各户,农户们个个笑容满面……聊起美好乡村建设,村民何世超满脸笑意,“以前我们住在永天圩上,爬上爬下极不方便。搬到这里住既舒服又方便,一出门就是水泥路,车子可以直接开进家里,没事还可以到广场上转转。”
村头掠影
何世超生活的悄然改变只是该乡美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自美好乡村建设启动以来,洲头乡相继建成乌池、金坝、坝头、泗洲、洲头等5个中心村,全面整治下坝、上坝、百洲、红灯等4个自然村。今年该乡又自我加压,启动美好乡村官洲中心村建设和小瓜村、宗营村自然村整治。
观光休闲
该乡探索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机制。对每个示范点的建设,该乡均成立由3至4名乡干部组成的指挥所,加强对村级的指导,督促规划执行到位,协调解决相关矛盾。乡本级财政明确专项补助资金,各建设点经县级验收合格后,根据各村投入大小,予以补贴。充分调动群众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引导示范点群众积极参与到美好乡村建设中。充分利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有利契机,对美好乡村建设用地予以支持,破解土地要素制约的困境。引导各村在建设过程中结合实际,量力而行,注重细节,在绿化的量和质上齐下功夫。
环境整治显靓丽
“通过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我们农村越来越干净,感觉生活档次都提高了!今后,一定要搞好自家的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说起“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洲头乡金坝村村民张来望深有体会。
整洁大道
自“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启动以来,洲头乡对乡域内交通主次干道、乡村结合部周边环境实施重点整治,严格按照开展垃圾治理、建筑治理、广告牌治理和绿化提升等工作要求,全面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绿化、亮化和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工程。
该乡还以全国“美丽乡村”试点乡创建为契机,在“三线三边”环境治理延伸拓展上重点发力。在推进“三线三边”整治的基础上,推出小“三线三边”整治内容,把整治内容延伸到乡道、村道、组道沿线,墙边、水塘边、绿化林边。同时,全乡扩展整治内容,要求把飘散、飘飞垃圾捡起来,把水塘里漂浮垃圾捞起来,把墙边、绿化林里的垃圾夹出来,使“三线三边”环境整治见边见底。
龙潭人家
“在‘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中,乡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抓,每个村各责任区明确专人负责,实现责任到人、到线、到边、到点。特别是考虑到村级实际情况,乡财政加大奖补力度,明确县级‘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有关补助经费全部交付各村使用,并实行考核评比、以奖代补,充分调动各村的积极性。”吴彬兰告诉记者。(汪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