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 安徽学习平台

危难时刻彰显退伍军人本色

   稿件来源: 宿松新闻网   时间:2015-07-10 11:33:27   

访“6.28”交通事故现场救援群众周永忠

  皮肤黝黑、性格憨厚、腼腆不爱说话,这是周永忠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时间回到6.28交通事故救援现场,两名群众见义勇为,自始至终奋力参与救援行动,他们沉着冷静地配合公安干警和消防队员进行救援,直到救援行动结束后各自悄悄离开。

  车祸留下沉痛记忆的同时,救援中涌现出的爱心故事却同样撼动人心。7月6日,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当时现场身穿绿色上衣,参与事故救援男子,通过寻访,他就是退伍军人周永忠。

  刚开始,记者联系周永忠表示想采访他的时候,遭到了他婉言拒绝。“没有采访的必要,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其实我内心还多少有点愧疚的,毕竟没有全部救活他们,”周永忠在电话中这样跟记者说道。经过多方努力,7月8日上午见到了周永忠本人,随着他的记忆回到了当时的现场。

  家住九姑乡单岭村的周永忠,1985年出生,2002年应征入伍,服役于福建省福州某部队,去年年底刚刚退伍回家。6月28日上午,周永忠从家出发到县城某公司面试应聘工作,途中在孚玉东路白洋河旁,突然发现一起交通事故,一辆电动车被一辆大货车侧翻掩埋,车上满载工程渣土,情况十分紧急。

  他第一反应就是救人,随即赶忙冲进现场。由于渣土车辆满载工程渣土以及事发现场有跨街广告牌和高压线路,施救吊车无法起吊,为避免被压人员第二次伤害,周永忠和救援人员只得采取人工锹挖进行救援,大家你一锹,我一铲,奋力实施抢救。当那名小男孩被成功救出后,他心里有些许欣慰,努力没有白费,救援行动持续一个多小时候后结束了,他也悄悄地离开,回到单岭村家中。

  “发生什么事了,你怎么浑身都是泥土,脏兮兮的,工作找的怎么样?”周永忠的妈妈和奶奶焦急地询问道。

  “刚才县里发生交通事故,我正好路过,上去帮忙去了,等结束后我就把这事给耽搁了。”周永忠淡然的回答。

  “孩子不错,你这是见义勇为,奶奶替你高兴,你做得对,我们全家人以你为骄傲。”当天晚上,电视台播放救援现场新闻时,两岁大的儿子指着电视机,叫着“爸爸、爸爸”,榜样的力量其实是最好的教育。

  记者:是什么影响了你,让你有帮助别人的决心?

  周永忠:12年的军营生活让我受益一生,我是人民子弟兵又是一名党员,哪里需要我,我就往哪里上,我告诉自己曾是一名军人,就永远是一名军人,退伍不褪色。

  记者:对这次救人有什么感想吗?

  周永忠(脸上露出一丝难过):这几天我一直很难过的是当时没有能力把他们全部救过来。我很难过,我觉得对不起他们。如果我能多救一些人就好了……

  记者不忍再问下去。

  周永忠在危难面前,见义勇为挺身而出,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退伍军人、共产党员应有的精神风貌。在家人眼里,周永忠是个孝顺的孩子;在乡亲们的眼中,周永忠还是个懂事、勤快和热心肠的孩子;在部队战友眼中,他是大哥,是老师,更是肝胆相照的兄弟。

  2008年“台风”龙王袭击福州时,周永忠正好站岗执勤结束跟战友接班,狂风将路边的大树刮倒,正好砸到一辆行驶的小汽车,车内四个人困在车里不能动弹,周永忠跟战友一起奋力将车内人员救出,车上四人只是受了轻伤并无大碍。正因为他表现优秀,入伍期间被批准光荣入党。

  危难面前,不是每个人都能挺身而出、伸出援手。但周永忠做到了,面对记者的问询,他的回答简简单单却发人深省——“这是我应该做的。”

  危难时刻,方显英雄本色。为了陌生人,他不顾一切奋力救援,在危难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瞬间动作源自内心品质。从人群中挺身而出,又默默回到人群中去,他,是侠之大者。(汤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