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 >正文

柳坪:打造毛竹产业链 赋能乡村振兴

【 字体:    稿件来源: 柳坪  作者:    时间:2021-08-09 11:03:12   

  宿松融媒讯 8月7日上午,烈日炎炎,柳坪乡长溪山村毛竹加工厂内,到处堆满了加工的竹器,切割毛竹的机器声打破了山区的宁静,十几名工人正在车间里忙碌。这是一家生产加工竹制品的企业,每天生产半成品筷子条75000根,年加工毛竹达500万斤以上。当地贫困户舒庆风在这里务工,他每年都能挣到3万多元。

  柳坪乡坐落在大别山脚下,是宿松县“毛竹之乡”,毛竹种植面积达22000余亩。过去,因毛竹不能形成产业链,竹产业在当地一度停滞,失去其经济价值。很长一段时间,当地居民守着万亩竹林,只能“望竹兴叹”。如何盘活毛竹资源?如何发展毛竹经济?“十三五”以来,柳坪乡党委政府抢抓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政策带来的历史发展机遇,不断加强道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吸引能人志士来柳坪乡开发利用毛竹资源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在柳坪乡党委政府的大力宣传下,龙河村外出创业能人舒金鹏率先回到柳坪,在长溪山村流转3亩荒地,创办了以生产半成品筷子条为主的竹制品加工厂。紧接着,柳坪村外出创业能人吴兆得也回到柳坪,创办了以生产凉席丝、一次性筷子等为主的竹制品加工厂。

  然而,两家加工厂随着加工竹制品数量的不断增多,由此产生的竹器废料也在不断增多。如果这些废料长期堆放下去,得不到有效利用,不但给当地卫生环境造成危害,而且增加了生产消耗带来的成本。自己找货车运出去销售,运输费用太高,根本不划算。怎么办?望着越堆越高的毛竹废料,舒金鹏、吴兆得心急如焚。柳坪乡党委政府了解两家企业所面临的困境后,想尽各种办法,帮助两家企业寻找合作商家。在乡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下,在外地创业的柳坪村农民吴中平,毅然回乡创办了竹炭厂,并获得巨大成功。

  “每年我都要从本地两家竹制品加工厂收购400万斤的竹器废料,用来生产竹炭;购买400万斤废料,要花52万元。”在吴中平创办的竹炭厂里,每天机声隆隆,一堆堆不成形状的竹器废料,只要经过粉碎、烘干、挤压、炭化等工序,就变成了一根根黑色的竹炭。吴中平介绍,去年,竹炭厂通过收购的600万斤竹器废料,共生产竹炭100万斤,产值达200万元。

  最让吴中平感到欣慰的是,他创办的竹炭厂不但帮助当地两家竹制品加工厂解决了竹器废料的销售难题,而且为当地13个农户提供就业岗位。

  毛竹产业链的发展,让柳坪乡居民看到了毛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希望。年过六旬的龙河村邓屋组老人邓大桂,从小在毛竹山下长大,祖祖辈辈靠砍毛竹、卖毛竹为生。邓大桂说,毛竹是一种再生资源,按照毛竹的自然生长规律,每隔四年必须要对毛竹进行一次集中“疏林”,也就是砍掉一批老竹,否则老竹会因密度过大缺氧而枯死。枯死的毛竹越多,毛竹的再生能力就越小。曾经一段时间,由于柳坪没有一家毛竹加工厂,那些必须及时砍掉的老竹,因无法卖出去,都没被砍掉,由此大大降低了毛竹的再生能力,制约了毛竹的生长效能。自从家门口设立两家毛竹加工厂后,家家再也不会为此发愁了。去年,邓大桂通过砍毛竹、卖毛竹赚了两万多元。

  据了解,“十三五”以来,柳坪乡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着力引进毛竹精深加工企业,不断延伸毛竹产业链,提高毛竹产品附加值,盘活山区毛竹资源,帮助山区农户稳步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共引进毛竹加工企业2家、竹器废料加工企业1家,年加工毛竹1200万斤,产值达500万元;年解决就业岗位110个,使当地一大批农户从砍竹、卖竹和在工厂就业为家庭增收致富。同时,推动了毛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该乡邱山村还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通讯员 孙春旺 李秀琼)

责任编辑:融媒体中心 朱宜